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近年来,“和谐”已成为热门话题,小至和谐家庭,大至和谐社会、和谐中国乃至和谐世界,“和谐”成为人类的共同追求。回答19-20题。
19、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的梦想和追求。这里的“和谐”体现出
A、世界是物质的
B、世界上的事物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D、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20、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组成部分是相对的、不确定的 ②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④正确发挥人主观能动性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开幕,会议强调,要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回答17-18题。
17、哲学上看,创新就是
A、运动和变化 B、打破常规,求异不求同
C、实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D、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18、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哲学依据是
A、发展是普遍的、无限的、永恒的 B、联系是普遍的、具体的、多样的
C、原因与结果相互依赖、相互转化 D、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战略重点和首要任务。回答14-16题。
14、胡锦涛在2006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这一说法蕴涵的哲理是
A、整体高于局部、统率局部
B、局部决定着整体
C、既要统观全局,又要重视局部
D、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15、建设建设主义新农村,要通过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使农业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这表明
①各部分都发展了,就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事物的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③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新事物成长 ④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启示我们
A、必须搞好局部之间的结构,使整体具有全新的功能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C、发展的实质就是新观念代替旧观念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2006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回答11-13题。
11、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物资和产品集散交换中心和交通枢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这体现的哲理是
A、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B、联系是普遍的
C、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D、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中
12、会议认为,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这蕴涵的哲理是
A、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B、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展 D、按规律办事
13、会议要求,做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各项工作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因为
①规律具有普遍性 ②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 ④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县乡领导在工作中,不从本地实际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出发,大搞什么“蔬菜大棚”、“路边大棚”、“黄牛乡”等一系列“形象工程”。“形象工程”名为为民造福,实则加大了农民负担,遭到广大农民的抵制。回答8-10题。
8、“形象工程”遭到农民抵制,原因是
A、“形象工程”不从本地实际、农民实际出发,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B、“形象工程”是没有物质根据的主观臆造
C、农民只顾及眼前利益,不配合领导行动
D、农民对“形象工程”不理解
9、一些县乡领导搞形象工程所犯的错误是
A、主观主义 B、教条主义
C、经验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10、我们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启示有
①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②要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 ③决策者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从主观出发 ④错误并不可怕,也是难免的,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观念的东西不外乎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回答1-3题。
1、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B、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意识可以离开物质单独存在
2、目前,我国初、高中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日渐风行。从唯物论角度看,进行探究式学习的道理是
A、世界是物质的
B、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D、物质是可以认识的
3、目前,网络虚拟社区越来越多,人们在网上可以虚拟自己的身份和行为。对这些“虚拟意识”的正确认识是
A、虚拟观念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C、虚拟意识也是人脑对客观的反映 D、虚拟意识可以改造物质
37.
36.
35.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