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6.⑴①“求大势”在思维方法上就是对事物进行综合,即把分解开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②“注意细节”在思维方法上就是对事物进行分析,即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③作为事物的整体,都是由各个部分有机组成的统一体,都是由若干变化、发展阶段而构成的过程。因而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既要对事物及其过程的有关要素进行分析,又要对事物及其整体进行综合把握。
⑵①面对不断发展的形势,我们应当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科学思维方法,既要注意在综合的指导下的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
②在分析与综合的过程中加以合理的想象,发挥创造性思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29.(8分)有人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也有人说:“不要相信你的眼睛,你的眼睛也会欺骗你。要相信你的大脑。”
从认识论的角度如何看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12月月考答案
28.(15分)据记载,“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阿房宫遗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13千米处,隔渭河与咸阳相望。
阿房宫一直被视为我国古代宫殿的杰作,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曾生动地描绘了它的恢弘壮观;一些史籍和历史教科书也记载了项羽火烧阿房宫事件。根据国家文物局要求,阿房宫考古队于2002年10月开始对阿房宫遗址开展多学科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发现当年阿房宫工程只完成了前殿建筑基础和部分宫墙建设,由于宫殿建筑基础以上部分并未营建,也就不存在被大火烧毁的事实。
以上材料可以得出哪些认识论的启示?
27.(12分)中国每年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占中国GDP的6%。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标志着政府提高了应变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
从哲学(含辩证法和认识论)的角度谈建立预案机制的积极意义。
26.(15分)一位政协委员说:“看形势要像欣赏油画一样,只有站在远处才能看出大势,领略其中的妙处。但求大势不能不注意细节,求速度不能不注意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许多操作层面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需要我们由表及里,去粗取精,不断完善我们的游戏规则,从追求量的提高到实现质的跃进。”
⑴从思维方法上看,我们为什么既要追求大势,又要注意细节?(9分)
⑵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我们应当如何进行思维?(6分)
25. 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下列看法既体现唯物又体现辩证的是:
A.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B.感性认识是直接、具体的,理性认识是间接、抽象的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并反作用于感性认识
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选择题答案(25×2=50分)
24. 右边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A.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B.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
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C.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
D.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23.“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据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是统一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理论必须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
D.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具体,更生动更可靠
22.“固步自封,浅尝则止”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B.看不到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C.忽视了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D.否认了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21.“工欲善其事”,不仅要“利其器”,而且要“利其人”。这表明
①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引起的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利用一定的客观条件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④事物的成败决定于主观努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