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79660  379668  379674  379678  379684  379686  379690  379696  379698  379704  379710  379714  379716  379720  379726  379728  379734  379738  379740  379744  379746  379750  379752  379754  379755  379756  379758  379759  379760  379762  379764  379768  379770  379774  379776  379780  379786  379788  379794  379798  379800  379804  379810  379816  379818  379824  379828  379830  379836  379840  379846  379854  447348 

9.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是           (   )

 A.电视的普及          B.电子和网络的发展

 C.报纸、杂志的出现         D.印刷媒体的推广

试题详情

我国著名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有一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据此回答6-8题。

6.“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义是                (   )

 A.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

 B.只有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称誉世界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7.“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含义是    (   )  A.文化的交流和合作,能促进世界的融合进程  B.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最终达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

D.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8.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

 A.求同存异            B.兼收并蓄

C.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D.公平、公正、合理、正义

试题详情

5.下列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②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的越多

 ③人们生活越改善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人的全面发展同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试题详情

4.伟大诗人雪莱说: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C.文化塑造着人,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

 D.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广度和深度

试题详情

3.广告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网络文化、服饰文化、西方节日文化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可见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B.文化影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潜移默化的

 C.人总要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

 D.人总能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

试题详情

2.有人认为:“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上述观点                      (  )

 A.否认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  

 B.肯定了经济对文化和政治的决定作用

 C.认为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D.认为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试题详情

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②参加学校运动会   ③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④购买蔬菜、水果  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⑥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   ⑦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⑧某国议员竞选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⑥⑦      D.①②④⑦⑧

试题详情

29.①这两种观点都有合理之处,也都有片面性。(2分)

②第一种观点:强调要相信自己的感觉,不要相信道听途说,不要人云亦云,这是其合理的一面。但眼睛所看到的只是事物的现象,并不是本质,且事物的现象有真象与假象之分,所以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的书本知识有很多都是正确的,未必都为虚。这是这种观点错误的一面。(3分)

③第二种观点强调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忽视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忽视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从认识事物的现象入手。这是这种观点错误的一面。(3分)

试题详情

28.①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对阿房宫的发掘,发现宫殿基础以上部分未营建,从而得出不存在大火烧毁阿房宫的认识。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发现深化了人们对阿房宫的历史状况和项羽火烧阿房宫史料 的认识。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发现证明了有些史籍对阿房宫的记载是不符合事实的。

⑤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试题详情

27.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建立预案机制,有利于人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做到趋利避害,为人类造福。

②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建立预案机制,弄清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有利于人们防患于未然,避免或减轻灾害,减少损失。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建立预案机制,创造各种条件,促进事物向有利于人们需要的方向转化。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