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79970  379978  379984  379988  379994  379996  380000  380006  380008  380014  380020  380024  380026  380030  380036  380038  380044  380048  380050  380054  380056  380060  380062  380064  380065  380066  380068  380069  380070  380072  380074  380078  380080  380084  380086  380090  380096  380098  380104  380108  380110  380114  380120  380126  380128  380134  380138  380140  380146  380150  380156  380164  447348 

26、关于物质和运动的联系,正确的表述是                (  )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主体

C.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

D.物质是关于世界本质的范畴,运动是关于世界存在方式的范畴

试题详情

25、《韩非子》中记述了一个《郑人买履》的故事,那位郑人“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从哲学上看,郑人的做法违背了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原则

B.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的理论,犯了唯心主义和教育主义的错误

C.物质第一件,意识第二件的世界理论      D.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试题详情

24、“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  )

A.实践出理论,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得到发展

B.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知识既来自实践又源于书本      D.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

试题详情

23、所谓盲目的实践活动是指                       (  )

A.实践没有意识的参与        B.实践没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C.实践不具备客观物质性       D.实践没有意识的指导

试题详情

22、这句话说明了                            (  )

A.实践活动是以认识活动为起点的,认识活动是实践自身结构的一部分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先有认识后有实践,人的认识能力是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区别

D.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其活动与自然本身的活动没有本质区别

试题详情

21、2005年8月7日,广东兴宁市大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23名矿工被水吞噬。据抢险指挥部的有关人员的介绍,此次矿难所带来的积水是1500-20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的存水量。据专家分析,这次透水煤矿还连接着几条地下水系,抽水的同时,地下水也同时得到补充,要抽干矿井里的水至少需要600天,这说明          (  )

A.世界上还是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B.有些认识不能依靠实践检验

C.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总是被动的    D.人类的实践活动要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

人们种田先有打算和筹划,吃药治病有处方,国家建设则有中长期规划。盲目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试题详情

20、2006年3月12日《经济日报》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非共有制经济从“制度外”进入“制度内”,由“有益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 、“重要力量”。这对于非公有制紧急的认识上的变化说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推动着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试题详情

19、2005年10月12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神州”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王子旗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仅相差1公里,返回舱完好无损。我国“神州”六号航天载人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说明               (  )

A.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试题详情

18、“因地制宜”是做物栽培的基本要求,如果不看水土、气候等,盲目种植,那么就必然导致失败。这说明                             (  )

①利用规律必须坚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不能改变的   ③任何规律的作用都是有利有弊、一分为二的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客观条件为前提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试题详情

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  )

A.诗人的感受是完全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由客观存在决定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