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忽视铁单质与强氧化性物质反应时,也有生成二价铁化合物的可能性。反应中若铁为足量,最终铁元素将以二价铁形式存在,因为2Fe3++Fe=3Fe2+。
[典型例题评析]
例1 久置于空气中的下列物质,因被氧化而呈黄色的是(2000年全国高考题)
A.浓HNO3 B.氯化亚铁溶液 C.溴苯 D.溴化银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黄色体系”有四种固体:溴化银、硫、过氧化钠、三硝基甲苯;外加几种黄色溶液:浓HNO3(因溶液中有NO2气体)、工业盐酸(含Fe3+离子)、不纯的硝基苯(因溶有NO2)、亚铁盐溶液(因含Fe3+离子)等。对于该题除考查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之外,还附加了一个条件:“因被氧化”,因此,只能考虑B选项。
答案:B
方法要领:本题是“氧化”概念与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结合。该题看似简单,但很容易选错,关键注意答题时要看清题目的限制条件,并把握全面。抓住“氧化”这一特征便可。
例2 某溶液中有NH4+、Mg2+、Fe2+和Al3+4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1996年全国高考题)
A.NH4+ B.Mg2+ C.Fe2+ D.Al3+
思路分析:各离子在加入NaOH溶液和HCl的变化过程中,离子变化为:NH4+→NH3;Mg2+→Mg(OH)2→Mg2+;Fe2+→Fe(OH)2→Fe(OH)3→Fe3+;Al3+→AlO2-→Al3+。只有A和C的离子数减小。
答案:A、C
方法要领:题中涉及多种阳离子在强酸、强碱溶液中的发生的变化。分析各离子的变化过程,从而搞清数目是否改变。注意试剂的用量及反应条件,如微热。
本题考查了两个知识点:(1)NH4+在碱性受热条件下不稳定;(2)Fe2+易变质,特别在碱性条件下Fe(OH)2→Fe(OH)3速率极快。
例3 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
A.硫酸 B.氯水 C.硝酸锌 D.氯化铜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Fe2+与Fe3+相互转化。其中A项中加入硫酸,无任何反应;若加入B项中氯水,因2Fe2++Cl2=2Fe3++2Cl-,故有Fe3+生成;C项中加入Zn(NO3)2,因溶液中有H+,发生反应:3Fe2++4H++NO3-=3Fe3++NO↑+2H2O,C正确;D项中加入CuCl2无反应发生。
答案:B、C
方法要领:Fe2+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成Fe3+;对于NO3-的隐蔽氧化性,应用时应高度警惕;在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及还原性物质在酸性环境中遇NO3-时,往往要考虑其氧化性。
例4 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思路分析:向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由于Fe的还原性比Cu强,Fe3+首先应与Fe反应,如果Fe3+有剩余,剩余的Fe3+再与Cu反应。铁粉未反应完时铜粉就不会被氧化,所以不可能出现烧杯中有铁无铜的现象,故应选B。其他三个选项的情况都可能再现。当FeCl3过量或恰好完全反应时,Fe、Cu均无剩余,即选项D,反应后溶液中有Fe3+、Fe2+、Cu2+或Fe2+、Cu2+。当FeCl3不足量时,有两种情况:①Fe粉有剩余,则Cu尚未参加反应,即选项C,反应后溶液中只有Fe2+(不考虑H+、OH-);②铁粉无剩余,则Cu反应了一部分或尚未参加反应,即选项A,反应后溶液中有Fe2+、Cu2+或只有Fe2+。
答案:B
方法要领:此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个规律:当一种氧化剂氧化几种还原剂时,首先氧化最强的还原剂,待最强的还原剂完全氧化后,多余的氧化剂再依次氧化次强的还原剂。一种还原剂还原几种氧化剂时与此类似。
金属越活泼,还原性越强,不过对变价金属所形成的中间价态的阳离子与高价态的阳离子其氧化性是不同的。常见的金属阳离子氧化性顺序为:
K+<Na+<Mg2+<Al3+<Zn2+<Fe2+<Cu2+<Fe3+<Hg2+<Ag+
由上表知,Fe3+的氧化性比Cu2+强,才会发生题中介绍的印刷电路腐蚀原理的反应。
例5 在由Fe、Fe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2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放出448mL气体(标准状况),此时溶液中无Fe3+离子,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1997年上海高考题)
A.混合物里3种物质反应时消耗盐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3
B.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Fe2+离子与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
C.混合物里,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
D.混合物里,Fe2O3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O的物质的量多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n(HCl)=0.2mol,生成n(H2)=0.448L/22.4L.mol-1=0.02mol。
因氧化性:Fe3+>H+,所以Fe先与Fe3+反应后再还原H+,由Fe+2Fe3+=3Fe2+(1molFe还原1mol Fe2O3),和Fe与H+反应放出H2,可知n(Fe)>n(Fe2O3);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全为FeCl2知,n(Fe2+):n(Cl-)=1:2;至于混合物中Fe、Fe2O3及FeO之间量的关系,无从知道。
答案:B、C
方法要领:可用图示分析反应过程,以帮助理解:
例6 下图中的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粗框表示初始反应物(反应时加入或生成的水,以及生成沉淀J时的其他产物均已略去) 。(1994年全国高考题)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物质B是 、F是________、J是 。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饱和食盐水电解的产物是NaOH、Cl2、H2。三者之间存在的反应是:H2+Cl2=2HCl、2NaOH+Cl2=NaCl+NaClO+H2O,由图示:B能与另外两种生成物反应,所以B为Cl2;又B与A反应产物有两种所以C一定为H2,A为NaOH,G为HCl;再由F+Cl2→I,F+HCl→H+H2,H+Cl2→I,可推知F为变价金属,可确定为Fe;H和I分别为FeCl2和FeCl3;最后注意理解D与H、I反应。由题知D、E为NaCl、NaClO,通过上述分析可认定D应NaClO,有关反应为:I→J:Fe3++3ClO-+3H2O=Fe(OH)3↓+3HClO,发生了双水解反应。而H→J可理解为生成Fe(OH)2,但HClO有强氧化性而将Fe(OH)2氧化为Fe(OH)3。
答案:(1)Cl2(或氯气),Fe(或铁),Fe(OH)3(或氢氧化铁) (2)Cl2+2OH-=ClO-+Cl-+H2O
方法要领:本题的难点,是确定F为何种物质。其推断方法:先推断F为何种类型的物质,因F+ Cl2→I,F+HCl→H+H2,所以F必为金属。再推断这种金属的特点,因I、H均为氯化物,又H+Cl2→I,所以F是变价金属,而我们熟知的变价金属是铁。先确定物质的种类,再确认具体物质,这是解推断题中常用的方法。因为它能分解难点,使一步推断的目标更具体、更明确。思路也变得非常清晰。
例7 Cu+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Cu。现有浓硫酸、浓硝酸、稀硫酸、稀硝酸、FeCl3稀溶液及pH试纸,简述如何用简便的实验方法来检验CuO经氢气还原所得红色产物中是否含有碱性氧化物Cu2O。(1992年全国高考题)
思路分析:本题是一道信息迁移式的实验题。题中给出一些考生未学过的新知识,要求考生认真审题,读懂信息,联想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题示信息,分析推理,设计出简便的检验方案。
由题给信息可知,Cu2O是碱性氧化物,可溶于酸溶液:Cu2O+2H+=2Cu++H2O;而Cu+在酸溶液中不稳定,自身歧化成Cu2+和Cu。2Cu+=Cu2++Cu。题给试剂中,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FeCl3稀溶液均显酸性,且都能与Cu反应生成Cu2+,如果选用这些试剂,它们和样品反应后的溶液都呈蓝色(Cu2+),但分不清是与Cu还是与Cu2O反应产生的Cu2+,故无法确证样品中是否含有Cu2O。
根据以上分析,选用的试剂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呈酸性,二是不能与Cu反应。在题给试剂中只有稀硫酸符合。
答案:取少量待检样品放入稀硫酸 ,振荡,若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样品中有Cu2O,若溶液不变色,说明产物中无Cu2O。
方法要领:如将稀硫酸换成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FeCl3溶液中任何一种,都会发生Cu-2e-=Cu2+。即使红色产物无Cu+也会产生蓝色溶液。导致题目错解。
要搞清pH的概念及pH试纸的使用范围。如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来判断(理由是:因pH变大,则有Cu2O,因为Cu2O与稀硫酸反应消耗了H+),不知道对本实验来说,溶液的pH变化用pH试纸是测不出的。
有些实验现象,用肉眼看不清的。如虽选用稀硫酸,没抓住解题关键,不是由溶液是否变蓝确认,而是想当然,看红色产物溶解情况,若部分溶解(因Cu不溶于稀硫酸,而Cu2O可溶),可知有Cu2O,甚至认为看有无Cu生成,若有Cu生成(因Cu+在酸溶液中分解成Cu2+和Cu),则有Cu2O。
例8 试样X由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组成,取质量相等的两份试样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1997年全国高考题)
(1)请写出步骤③中所发生的全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全部的溶液Y和全部的粉末Z充分反应后,生成的不溶物W的质量是m,则每份试样X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用m表示)
思路分析:根据题目的设定,先对溶液Y和粉末Z的组成作正确的判断。
①中FeO、CuO与盐酸反应式为:FeO+2HCl=FeCl2+H2O CuO+2HCl=CuCl2+H2O
②中试样在较高温度下与CO反应为:FeO+CO=Fe+CO2 CuO+CO=Cu+CO2
由此可见,溶液Y与粉末Z混合就是FeCl2、CuCl2溶液、金属Fe、Cu以及过量盐酸的混合。在此混合物中,两种金属单质中只有Fe可分别与CuCl2溶液和HCl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Fe+Cu2+=Fe2++Cu Fe+2H+=Fe2++H2↑
③中反应后的溶液呈强酸性表明HCl剩余,可判断Fe已没有剩余;溶液中不含Cu2+意味着CuCl2已全部参加了与Fe的置换反应,不溶物W全部是Cu。它是由两份试样中的CuO转变而来。因此,一份试样中的CuO质量为
4.忽视亚铁盐及Fe(OH)2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三价铁的化合物。如某溶液中加入碱溶液后,最终得到红褐色沉淀,并不能断定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3+,而也可能含有Fe2+。
3.注意FeCl3、Fe2(SO4)3的水溶液蒸干所得剩余固体的区别。
FeCl3溶液加热浓缩时,因Fe3+水解和HCl的挥发,得到的固体为Fe(OH)3,如灼烧后得到红色的Fe2O3固体。但Fe2(SO4)3溶液蒸干时,因硫酸是难挥发性酸,将不能得到Fe(OH)3固体。
2.过量的Fe与硝酸作用,或在Fe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盐酸,要注意产生的Fe3+还可以氧化单质Fe这一隐含反应:Fe+2Fe3+=3Fe2+。
1.NO3-与Fe2+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
28.(18分)现有一份含有FeCl3和FeCl2固体混合物,为测定各成分的含量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1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将样品溶解
②向溶解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产生沉淀
③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白色固体17.22 g
实验2
①称取与实验1中相同质量的样品,将样品溶解
②向溶解后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
③再向②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
④将沉淀过滤、洗涤后,加热灼烧,到质量不再减少,得到固体物质4 g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过程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2)实验室保存FeCl2溶液时通常会向其中加入少量试剂 和
(3)实验2通入足量Cl2的目的是
涉及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检验实验2的步骤④中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5)加热FeCl3溶液,并将溶液蒸干时,通常不能得到FeCl3固体,请以平衡的观点解释其原因(方程式与文字相结合来说明)
(6)FeCl3溶液可以用于止血,主要是因为FeCl3溶液能使血液聚沉,这涉及到胶体的特性。以下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B.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C.只有胶体粒子能作布朗运动
D.向Fe(OH)3胶体中滴加硫酸,会先出现红褐色沉淀,随后沉淀消失
E.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稀的CuSO4溶液,可使蛋白质盐析
(7)通过实验所得数据,计算固体样品中FeCl3和Fe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8)可以采用下列装置制取少量的FeCl3固体,已知FeCl3易潮解。(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A B C D
该装置存在不足,往往无法得到FeCl3固体,请你对装置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29.(12分)A~J分别代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单质或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
已知C、D、G、I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D、G、I常温下为气态;形成D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B在焰色反应中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请回答:
(1)I在G中燃烧时的现象为 。
(2)L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用碳棒作阳极,L作阴极,写出电解E水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
(3)已知K为红棕色粉末,写出C与K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引发该反应的操作为 。
(4)J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在上述转化关系中每一步反应均为恰好反应,且不考虑C+K→A+L的变化时,为了最终得到J,则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7.(18分,每空2分)双酚-A的二甲基丙烯酸酯是一种能使人及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导致生育及繁殖异常的环境激素,其结构简式为:
它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可生成双酚-A和羧酸H两种物质。
已知与 结构相似的醇不能被氧化为醛或酸。羧酸H可以由以下途径制得:
(1)双酚-A的分子式为 ;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
A.与苯酚互为同系物
B.可以和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与浓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4mol Br2
(2)下列物质中与双酚-A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填写字母)。
A. B.
C. D.
(3)C的结构简式 ,其名称为 。
(4)G中所含官能团为 (填名称),⑤的反应类型为 。
(5)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6)羧酸H与甲醇反应后得到的酯,能形成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于制造高级光学仪器透镜,请写出该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此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6.(12分)X、W、Y、Z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减小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X原子L层电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W原子K、L层电子数之和比L、M层电子数之和多1个电子;Y是自然界含量最多的元素;含Z元素的有机物之一,是含氢质量分数最高者。请填空:
(1)X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族。X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X的最高价氧化物形成的晶体属于 晶体;工业上冶炼X的化学方程式为
(2)W、Z两元素为什么不属于同主族元素? 。
(3)W、Y和Z可组成一种化合物,其原子个数比为2:4:2,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及名称: 、 。
(4)W和Y在加热时形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5)ZY2的产生是由于 ,对环境的危害在于 。
13.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采用装置①精炼铜,则d极为粗铜,c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装置②是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12.现有可逆反应:mA(g)+nB(g)=xC(g);
ΔH=akJ·mol-1。该反应在不同温度和压强(P1、P2)条件下,反应物A的转化率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0, m+n<x
B.a<0, m+n>x
C.a>0, m+n<x
D.a>0, m+n>x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