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3. 已知:2Fe3+ + Cu =Cu2+ +2Fe2+ 。现有含有Fe(NO3)3、Cu(NO3)2、HNO3的稀溶液,若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且Fe与稀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仅为NO。,溶液中Fe2+ 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如下图所示。则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D)
A.1︰1︰1
B.1︰3︰1
C.3︰3︰8
D. 1︰1︰4
13.常温下,向0.1mol/L的H2SO4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Ba(OH)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a~d溶液的pH:a<b<c<d
B.a~d溶液的导电能力:a<b<c<d
C.b处溶液的c(H+)与d处溶液的c(OH-)相等
D.c处溶液和d处溶液均呈碱性
13.2004年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DEFC),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在200℃左右时供电,乙醇电池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且更安全。电池总反应为:C2H5OH +3O2= 2CO2 +3H2O,电池示意如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a极为电池的负极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
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H+ +O2 +4e- =2H2O
13.温度为T℃,压强为1.01×106Pa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下列反应达到化学平衡A(g)+ B(g)3C(?),测得此时c(A)=0.022 mol·L-1;压缩容器使压强增大到2.02×106Pa,第二次达到平衡时,测得c(A)=0.05 mol·L-1;若继续压缩容器,使压强增 大到4.04×107Pa,第三次达到平衡时,测得c(A)=0.075 mol·L-1;则下列关于C物质状态的推测正确的是(D)
A.C为非气态 B.C为气态
C.第二次达到平衡时C为非气态 D.第三次达到平衡时C为非气态
12.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将pH=4的酸醋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B.在0.1mol/L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
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D.常温下,Na2CO3与NaHCO3溶液相比,Na2CO3溶液的pH大
12.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装置①中,d为阳极、c为阴极
B.装置②中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所给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
A.pH=0的溶液:Fe3+、Mg2+、Cl-、SO42-
B.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K+、HCO3-、Cl-、S2-
C.含有大量H+的无色溶液:Na+、Fe3+、NO3-、MnO4-
D.在Na2SO3溶液中:Na+、H+、NO3-、SO42-
12.废水中常含有卤代烃,研究发现,把铁粉放在废水中可以除去卤代烃,该过程的机理为Fe + RCH2X + H+ → RCH3 + X- + Fe2+(X为卤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处理后,废水的pH减小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反应过程中RCH2X是氧化剂
D.处理含1mol卤代烃的废水时,转移1mol电子
12.已知298 K时反应2SO2 ( g ) + O2 ( g ) 2SO3 ( g ) ; △H = –197 kJ·mo–1 ,在相同温度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SO2和1 mol O2,达化学平衡时放出热量为a1 kJ ;向另一容积相同的密闭器中通入 1 mol SO2和0.5 mol O2,达化学平衡时放也热量为a2 kJ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
11.下列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B )
A.往氢碘酸中滴加FeCl3溶液:2HI + 2Fe3+ ==== 2Fe2+ + I2 + 2H+
B.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苛性钠溶液:
Ca2+ + 2HCO3– + 2OH– ===== CaCO3↓+ CO32– + 2H2O
C.用铂作电极电解Mg Cl 2溶液:
|
2Cl– + 2H2O ===== H2↑+ Cl2↑ + 2 H–
D.硫氢化钠水解
HS– + H2OS2– + H3O+
10.教材是学习的重要材料,但不能迷信教材,下列是中学化学教材中摘录的部分表述内容,根据你所学化学知识判断,其中不够科学严密的是( D )
A.第一册教材P10: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第一册教材P101: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C.第二册教材P34:不同的化学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速率,这说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D.第三册教材P20:除了加入电解质可使某些胶体聚沉外,将两种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也能发生聚沉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