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0393  380401  380407  380411  380417  380419  380423  380429  380431  380437  380443  380447  380449  380453  380459  380461  380467  380471  380473  380477  380479  380483  380485  380487  380488  380489  380491  380492  380493  380495  380497  380501  380503  380507  380509  380513  380519  380521  380527  380531  380533  380537  380543  380549  380551  380557  380561  380563  380569  380573  380579  380587  447348 

当今世界,手机成为新时尚的象征。一机在手,漫游世界,这无疑给“地球村”的村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机会。但是,手机也是一柄双刃剑,一些人在驾摩托、开汽车时接打手机电话,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数;手机发射和使用频率的不断增大,还会影响航空、电讯的正常运转,不少西方国家已经意识到“手机公害”,正在考虑采取立法措施,禁止在公共场合随便使用手机;过度的发展与滥用使手机失去了原来的价值。多年来,由于投资商、制造商、销售商蜂拥而上,导致世界手机销价大幅下滑,由价格战带来的亏损愈来愈高,诺基亚、爱立信等公司的股票持续下跌。据此回答19-22题。

19、从经济学角度看,造成当今世界手机市场亏损的原因是  (   )

A、人们意识到“手机公害”,所以渐渐不使用手机  

B、商品供过于求,市场销售不足,导致价格下跌,亏损愈来愈重

C、商品质量伪劣,造成市场滞销,无法实现其价值 

D、生产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手机的价值量愈来愈小

20、由于众多企业的加入,导致世界手机销价大幅度下滑,亏损数额增加,公司股票持续下跌。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                 (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事物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C、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1、手机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和机会的同时,又给人们带来了公害。从哲学上看,这是用(   )

A、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C、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D、形而上学的观点看世界

22、手机的过度发展与滥用使其失去了原有的价值,这告诉人们  (   )

A、办事情不能急于求成,应循序渐进   B、做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

C、要正确分析事物的内因与外因     D、要看到新事物一定能战胜旧事物

试题详情

自2002年9月27日开始,美国西海岸南起圣迭戈北至西雅图全线29个主要港口,因劳资纠纷的进一步升级,爆发10500多名码头工人罢工风潮,造成航运停工。根据布什总统的请求,美国联邦法官10月8日下令西海岸码头劳资双方从9日开始恢复工作,“封港”事件在持续近两个星期后暂时告一段落。西部港口是美国与亚洲和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门户,每年处理价值3000多亿美元的货物,因此“封港”事件对目前复苏乏力的美国经济来说是雪上加霜。专家分析,虽然美国西部海岸29个港口在布什政府的干预下已经复工,但是谁也不能保证在这种行政和法律的干预过后,这些港口存在的劳资纠纷就能得到妥善解决。而更为严重的是,美国西部海岸“封港”事件对美国经济、世界经济特别是太平洋地区经济的影响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同时国际贸易也在这次事件中凸现出很大的脆弱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7-18题。

17、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国际贸易也在一些突发事件中表现出很大的脆弱性。从哲学上看,这启示我们   (   )

A、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B、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C、要重视事物的积累           D、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

18、作为对外贸易和投资日益增强的中国,在加强对外开放和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等方面的同时,也会增加中国对外部世界的更多的依赖,这种依赖性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势必造成将来的被动形势。这要求我们              (   )

A、限制对外开放的程度,保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B、要努力增加出口,多创外汇

C、完全依赖国内市场,积极扩大内需 

D、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加强中国经济的自立能力

试题详情

 16、国土资源部拟定的《西部地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纲要》提出,西部国土资源开发要“因地制宜、突破重点、全面规划、分步实施”,上述要求体现的哲理有  (   )

①不同事物具有各自矛盾的特殊  ②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按规律办事的基础

③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④原因和结果是先行后续的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试题详情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2-15题。

12、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   )

①个体经济  ②私营经济   ③股份合作制经济   ④外资经济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3、非公有制经济                    (   )

A、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能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C、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 

D、能吸收劳动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

14、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根据我国生产力落后,呈现多层次性的国情而采取的政策。这一做法符合下列哲理 (   )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办事情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5、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   )

A、矛盾的次要方面在矛盾双方中居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

B、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没有影响

C、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凝固不变的   D、矛盾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试题详情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而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据此回答10-11题。

10、材料中提到的“辩证的矛盾”是指           (   )

A、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首尾不一、互相“打架”的现象

C、事物之间的对立       D、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

11、辩证的矛盾不是臆造出来的矛盾,这说明        (   )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矛盾有其自身的特点

C、矛盾具有客观性        D、矛盾是无法克服的

试题详情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8-9题。

8、从经济学角度看,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   决定的 (   )

A、社会主义的本质         B、价值规律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D、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特征

   9、之所以 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   (   )

A、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

B、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试题详情

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来的基本结论。”根据下列要求,完成6-7题。

6、从唯物论角度看,上述基本结论说明          (   )

A、物质与意识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B、意识能够正确反映物质

C、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7、上述“基本结论”的辩证法理论根据是         (   )

A、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

试题详情

5、在扩大内需的大趋势下,城市商业积极挺进农村,开拓农村市场。但一些商家推出的商品都是席梦思、老板桌、咖啡,以及时髦服装,进口皮鞋等,而农民真正需要的雪花膏、爽身粉、胶鞋、手套等低档消费品却很少见。农民们只能望“市”兴叹,农村市场不姓“农”,我们买什么?由此可见  (   )

①想问题办事情应该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主观主义的“一刀切”做法是错误的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转化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A、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4、孙子曰:“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   )

A、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B、矛盾双方相互对立

C、人们总能够解决矛盾     D、不同的矛盾应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