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0545  380553  380559  380563  380569  380571  380575  380581  380583  380589  380595  380599  380601  380605  380611  380613  380619  380623  380625  380629  380631  380635  380637  380639  380640  380641  380643  380644  380645  380647  380649  380653  380655  380659  380661  380665  380671  380673  380679  380683  380685  380689  380695  380701  380703  380709  380713  380715  380721  380725  380731  380739  447348 

“正月灯,二月鹞,三月麦管做吹箫……”这首温州童谣,使我们重新打捞起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悠悠岁月,童年的生活情趣,总使我们相思萦绕,难以忘怀。回答1-4题。

1.随着童谣声声,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向我们走来。这表明文化对人影响的主要特点是

A.潜移默化  B.深远持久   C.有形直观    D.消极被动

2.温州童谣是人民通过对生活的长期观察和实践,以口头方式流传的艺术形式。这说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C.文化是对人们生活的复制         D.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

3.温州童谣是时代背景的镜子,保存着民间文学的精华,值得我们去重视和关怀。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看,温州童谣属于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文艺的继承  C.传统思想的继承  D.传统道德的继承

4.温州童谣《吃馄饨》“姆姆你显能,阿妈教你吃馄饨”,其中“娒娒”指小孩,“显能”是乖乖的意思。你认为下列标题中最适合表明温州童谣与温州方言特色的是

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喜闻乐见,绚丽多彩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薪火相传,一脉相传

试题详情

34.为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央决定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继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之后的“新特区”。这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中西部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分家”8年后,四川和重庆再度“合二为一”。成渝两市在合作“双赢”上已经取得了共识,两市已经携起手来,确立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原则,确定了加快构建成渝经济走廊,努力开拓区域合作的原则思路。

经济学家指出,从产业结构来看,成都和重庆互补空间很大。成都和重庆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将使成渝地区成为能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相媲美的中国第四大城市集群。对四川地区的中小城市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幅射与带动作用。

结合材料分析中央提出打造成渝经济区的举措是如何体现辩证法联系观点的?(9分)

高二年级期末联考

试题详情

33、材料一:绿色GDP是指,从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损和环境污染后的数值,把GDP的增长和环保能耗结合起来,引入的目的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护,不仅关心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要注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展观,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推进GDP的增长,那就不是绿色GDP而是黑色GDP了。  材料二:当前大多数企业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能降耗,但也有少数个别企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法不依,沿用着粗放式增长方式,生产着黑色GDP。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唯物辨证法的哪些道理?(8分)

(2)针对材料二中个别企业的做法试用内外因原理提出解决建议(6分)

试题详情

32.材料一:未来15年,我国仍将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增大资源消耗的强度。我们面临人口、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

材料二:开展资源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建设节约型社会,首先的就是要建设节约型机关、节约型政府,更要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最大的浪费往往产生于管理的失误,转变政府管理理念,推进体制创新,这对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从唯物论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9分)

试题详情

31、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是我们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谈谈你对二者关系的理解?(8分)

试题详情

30.漫画“宝宝快跳”中父母的要求

①能使孩子成长迅速

②属于主观主义,没有从实际出发

③看到了创新需要解放思想

④未按客观规律办事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第Ⅱ卷 (40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试题详情

29.下列成语、俗语中同时包含和体现“规律的客观性”“矛盾的特殊性”、“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据”这三条哲学道理是   

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B.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试题详情

28.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从哲学上看,这段话体现了

①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      ②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④矛盾的对立和统一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试题详情

27、“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发展。从辩证法角度看,这一思路 

①抓住了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②承认了两点之中有重点

③把主要矛盾看成唯一矛盾     ④承认了自然界的客观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试题详情

2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好字优先,科学发展,体现出中国经济发展在现阶段的新特点、新要求。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主观决定客观,客观反映主观

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