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化发展必须创新。文化创新的源头是
A.社会实践
B.文化工作者的灵感
C.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D.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网络、手机给人们提供了交流的便利,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据此回答9-10题。
9.“互联网有点杂草难免,但不能有毒草”。对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A.所有网络文化都是我们所倡导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
B.应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C.应借鉴外来文化,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D.应倡导经典文化,抵制和拒绝流行文化
10.手机短信给人们提供了交流的便利,也带来了短信骚扰、短信陷阱等。要杜绝短信骚扰,作为青年学生应该
①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②主动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 ③不断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④积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08年1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据此回答6-8题。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培养“四有”新人 B.思想道德建设 C.弘扬民族精神 D.坚持集体主义
7.我们之所以要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因为
A.文化具有民族性、世界性、多样性
B.文化的性质决定我国社会的性质
C.先进文化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
D.文化霸权主义在我国十分流行
8.我们要想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应该
①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大力弘扬民族精神④以发展教育和科技为全部工作的中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正式启动。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表明
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④文化总能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并且我更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事实上公益广告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表明
A.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B.文化对人的影响应顺其自然,不必干涉
C.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文化总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精神的享受
3.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导演成功地运用了视觉艺术的世界语言,将中国故事、中国元素鲜明而美丽地表达出来,给人印象非常深刻。击缶、日晷、飞天,加上活字印刷、丝绸之路等中国故事,用全人类都能接受的表现方式讲述了
A.中华民族的智慧优于其他民族
B.中华文明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
C.中华大地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近年来,孔子热、国学热、传统文化热不断升温。文化升温有利于全面提高人的素养,人们文化素养形成的途径有
①与生俱来、上天赋予的 ②体验社会生活 ③积极参与文化活动 ④接受文化知识教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2008年10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
B.张家界、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C.参观北京国家大剧院
D.2008年11月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
28、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局面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困扰,圆了温饱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新阶段农业发展又面临着库存增加,农民增收缓慢的新问题,这一新问题与过去农产品短缺的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本出路,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请回答上述这段论述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的。(12分)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这一工程要善于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建共享。这样才能使这一宏伟目标变成现实,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观点的?(9分)
(2)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如何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8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