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0677  380685  380691  380695  380701  380703  380707  380713  380715  380721  380727  380731  380733  380737  380743  380745  380751  380755  380757  380761  380763  380767  380769  380771  380772  380773  380775  380776  380777  380779  380781  380785  380787  380791  380793  380797  380803  380805  380811  380815  380817  380821  380827  380833  380835  380841  380845  380847  380853  380857  380863  380871  447348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据此回答7-8题。

7.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对_____问题的回答。

A.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问题      B.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

C.人类社会是否具有客观性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8.上述两种观点的根本分歧在于

A.主观能不能反映客观         B.意识能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

C.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观和方法论究竟谁决定谁

试题详情

6.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讲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大损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

A.否认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不可知论

C.肯定存在决定思维的唯物主义观点

D.否认存在决定思维的唯心主义观点

试题详情

5.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

A.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试题详情

4.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则这种观点属于(  )

A.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   C.唯心主义   D.不可知论

试题详情

3.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  )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②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③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④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2.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一元论和二元论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试题详情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试题详情

(二)辨析:

   12.欣赏课本漫画《大树的对话》由此得出的结论: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都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彻底否定,请评析这一观点。

试题详情

(一)    单项选择题:

1.唯物主义是哲学上的基本派别之一,其根本观点是认为           (   )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而不是意识       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

 2.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   )

     A.心外无物              B.“理性”、“意见”支配着历史的发展

C.神灵创造了世界,决定着自然的变化  D.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A.缺少辨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

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

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4.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看法属于      (   )

     A.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5.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这是因为

     ①它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②它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③它已达到哲学发展的最高峰      ④它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            (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7.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   )

     A.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是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8、甲说:“我在故我思。”乙则说:“我思故我在。”从甲乙两人观点可以看出(     )

①. 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 甲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

③. 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④. 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

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D.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强调意识反映物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