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0695  380703  380709  380713  380719  380721  380725  380731  380733  380739  380745  380749  380751  380755  380761  380763  380769  380773  380775  380779  380781  380785  380787  380789  380790  380791  380793  380794  380795  380797  380799  380803  380805  380809  380811  380815  380821  380823  380829  380833  380835  380839  380845  380851  380853  380859  380863  380865  380871  380875  380881  380889  447348 

2.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________。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_________决定的,正确揭示了_____________;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颠倒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关系。

例6.在经济学说史上,斯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的人。他认为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   )

①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其交换价值也很大

②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至没有

③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其使用价值也很大

④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至没有

A.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例7.(双选)商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对此问题斯密的说法是(   )

A.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决定的

B.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

C.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D.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来决定

例8.下列属于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的正确成分是(   )

   A.商品的价值是由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的

B.商品的价值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是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决定的

C.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

D.商品的价值是由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决定的

例9.如何评价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

考点五:斯密的阶级结构理论

划分依据:根据­____________和取得_________________。

三大阶级:________阶级、________阶级、_________阶级。

例10.斯密将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三大阶级,其依据是(   )

A.  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

B.  其收入的来源

C.  主观的想象

D.  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考点六: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

斯密关于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是_______的。他的“资本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_______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_______的一部分”的观点,科学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_________、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_______、地租是______的产物”的观点,则掩盖了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1.在斯密的以下观点中,正确揭示了三种收入来源的是(   )

A.  工资是工人得到的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

B.  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

C.  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

D.  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第二课  斯密的政策主张

考点七:斯密认为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首先取决于___________的提高,其次是提高___________。

例12.(双选)斯密认为经济学要研究如何增加国民财富。他认为增加公民财富的途径包括(   )

A.  提高劳动生产率

B.  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C.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贱买贵卖积累金银

例13.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   )

A.  社会分工的发展

B.  市场交换发展的程度

C.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  资本利用效率的提高

考点八: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因为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_________;分工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

例14.“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成熟、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斯密的这段话(   )

A.  强调的是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

B.  说明斯密重视分工对于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C.  强调了分工对于增进国民财富的作用

D.  反映了他所处的工场手工业时代生产发展的要求

考点九: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的最好的办法是取消_________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充分发挥_________的作用,让每个人_________参与_________。

例15.斯密认为增加国民财富必须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而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最好的办法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加快科技的进步

   C.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考点十:斯密的分工理论

     斯密认为_________越大、_________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_________的发展和_________的增长。因此他主张取消一切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措施,_________。斯密意识到了_________对_________的_________,是非常可贵的,但他颠倒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关系,实际上是_________决定_________,而不是_________决定_________。

例16.斯密认为,市场规模制约着分工,因此他主张(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扩大市场规模

B.分工能提高劳动效率

C.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

D.分工决定交换

例17.在分工和交换的关系问题上,斯密认为(   )

   A.分工决定交换

    B.交换决定分工

   C.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D.分工产生交换

考点十一: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

     ①斯密认识到了市场的积极作用:市场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活动中_________、_________地传递_________,引导_________,他认识到了市场在________________中的积极作用。

     ②但他未认识到市场的消极作用:市场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缺陷,市场调节也会带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③斯密从_________思想出发,认为_________是人的本性,_________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

     ④但他没有看到,人的本性在本质上是由他所处的_________的性质决定的,不能把_ ________制度下,资产者_________的本性作为_________社会形态中人的本性。

例18.斯密从自然秩序思想出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人们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社会利益是如何得到的呢?斯密认为(   )

   A.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

   B.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

   C.要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D.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

考点十二:“看不见的手”是_________,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机制,是_________。

例19.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实际上是指(   )

   A.无法被人看见的手          B.社会规律

    C.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         D.上帝之手

考点十三:斯密认为国家职能只限于保卫_________不受_________、保护_________和________安全,以及建设和维护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方面。

例20.斯密按国家职能把支出费用分为(   )

①保卫本国不受侵犯

②保护社会成员财产和人身安全

③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贸易

④建设和维护公共事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考点十四:自由贸易和绝对成本学说

  ①自由贸易是_________的重要内容。

  ②为了论证______________的必要性,斯密提出了_____________。他认为生产_________的产品,不同国家的_________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_________。如果将本国的_________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_________的商品,然后通过_________,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_________而由_________生产的东西,在_________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_________。

  ③科学性: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性。

  ④局限性: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_________,各国的_________也不是_________,而且某一种社会资源不可能被用来生产_________商品。

  ⑤这一学说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_________进行_________的迫切愿望。

例21.斯密提出绝对成本学说,根据该学说,贸易参与国通过对外贸易可以从中获得好处的条件是(  )

  A.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

  B.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

  C.各国的绝对优势不是固定不变的

  D.英国资产阶级对外侵略和扩张

例22.假如甲国在生产小麦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乙国在生产布方面有绝对优势,现在两国参与国际分工,甲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小麦,乙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布,在两国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相同的情况下,两国发生对外贸易。根据斯密的观点可能带来的结果是(   )

    A.两国均可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B.甲国获利,乙国亏本

   C.乙国获利,甲国亏本

   D.两国都不能获得利益

第三课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考点十五:李嘉图所处的时代背景

   ①_________革命使英国实现了由_________到_________的转变。工业资产阶级需要_________和_________。

  ②_________法的存在,使国内市场谷物的价格昂贵,提高了雇佣工人的_________,提高了_________,带来_________的上升,不利于提高英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________。

  ③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取消_________的影响,取消__________________,废除“_________”,发展_________。

例23.产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表现在(   )

①实现了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转变

②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十倍乃至成百上千倍地提高

③英国于19世纪中叶,建立并巩固了它在世界工业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

④使工业资产阶级成为唯一的阶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例24.“谷物法”的存在,不利于提高英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是因为(   )

A.该法案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B.该法案激化了工业资产阶级和贵族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C.谷物价格的提高,带来商品成本的上升,不利于降低英国产品的价格

D.该法案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利减少

考点十六: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①李嘉图主张发展_________,增加国家财富。他认为增加_________是实现_________的必要条件,主张通过_________来增加_________。

     ②与斯密的相同之处:认为_________不能成为_________的尺度。

     ③纠正斯密的错误之处:认为没有_________的东西肯定没有_________,意识到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的区别,认为商品的_________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_________来决定。

     ④对斯密的创新之处:意识到了商品在生产过程中_________与_________问题,意识到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的区别。

     ⑤贡献:把_________推到了_________的_________。

     ⑥缺陷:认为商品生产是_________的,无法理解_________所体现的_________之间关系的特殊性,无法解决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以及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规律之间的矛盾,李嘉图体系最终解体。

例25.在增加国家财富途径的问题上,李嘉图的主张与斯密有很大的不同。李嘉图认为实现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是(   )

A.增加资本积累

   B.降低地租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例26.李嘉图指出:“一种商品如果没有用就不会具有交换价值。”这句话主要说明的是(   )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B.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别

   C.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尺度

    D.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

  例27.李嘉图认为:“财富往往是在地租稳定甚或下降的时候增加得最为迅速。”这说明(  )

A.增加资本积累是实现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

    B.降低地租可以增加资本积累

   C.国家的总收入分为工资、利润和地租

   D.一个国家只有在它积累资本的时候才是前进的

  例28.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与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相比,其进步性表现在(   )

①提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

②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来决定

③意识到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问题

④意识到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考点十七: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①_________理论是李嘉图经济学说的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来自_________创造的_________。

     ③相对工资理论:他是第一个提出_________概念的人。相对工资的含义是指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所得_________与_________所得_________、_________所得_________相比较的工资。相对工资下降表现在工人阶级所占的份额_________,相对工资下降的后果是工人阶级与其他阶级__________________。相对工资理论的意义在于从_________的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_________。

     ④工资理论:实际工资的含义是工人用获得的_________所能购得的_________。名义工资的含义是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上涨,_________不一定增加,实际反映雇佣工人生活水平的是_________,而不是_________。贡献:李嘉图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生活水平_________。缺陷:把工人实际工资的下降归因于_________。

  例29.(双选)在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中,其理论贡献有(   )

A.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并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下降的趋势

   B.认为真实反映雇佣工人生活水平的应该是名义工资,而不是实际工资

   C.工人实际工资下降的原因在于人口的增长

   D.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这一概念

例30.按照李嘉图的观点,雇用工人的相对工资下降,意味着(   )

A.工人阶级与其他阶级收入差距拉大

   B.雇用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减少

   C.雇佣工人阶级与其他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D.资本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减少

第四课  李嘉图的政策主张

考点十八:经济自由的主张

     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通过_________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反对_________,主张_________。

例31.下列观点同属李嘉图和斯密主张的是(   )

①主张经济自由,反对国家干预

②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

③市场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

④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建立和维护公共工程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例32.商品价格的波动,使资本恰好按照必要的数量而不过多地分配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在这里,李嘉图认为(   )

A.商品价格的波动,就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

   C.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D.通过市场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考点十九:政府的作用

     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_________、革除_________、振兴_________上。

例33.李嘉图说:在没有政府的干预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最为繁荣;需要国家做的全部事情,就是避免一切干预。在这里,李嘉图将“需要国家做的全部事情” 归纳为(   )

①保障私有财产

 ②革除政治弊端

③振兴教育  

④维护国家安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考点二十: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学说

     ①发展对外贸易对提高利润率的影响:通过_________,从国外进口廉价的_________,可以降低_________,提高_________,为_________提供_________,这有利于_________的发展。因此国家不应限制_________的发展,应废除“_________”。

     ②比较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生产_________的产品,不同国家的_________是不一样的,各国只要按照“_________”、“ _________”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_________的商品,然后通过_________,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_________而由_________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科学性: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_________和_________,对指导不同国家积极参与_________、增进_________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局限性: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到底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取决于_________,处理不好会给本国发展带来_________。这一学说同_________的“绝对成本学说”一样,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_________、建立_________的愿望。

     ③对现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必须从_________出发,_________,注意维护本国的_________。

 例34.“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这种个人利益的追求很好地和整体的普遍幸福结合在一起。”李嘉图的这段话主要强调的是(   )

A.社会只是个人的总和;社会利益只是个人利益的总和

   B.追求个人利益与增进社会利益是一致的,但又有矛盾

   C.追求个人利益与增进社会利益是一致的

   D.经济自由和个人的利益相结合,经济自由刺激了个人生产的积极性

例35.下列观点属于李嘉图自由贸易学说观点的是(  )

 ①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

 ②国家不应限制对外贸易的发展

③废除“谷物法”

④向国外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例36.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和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属于二者共同点的是(    )

①二者都认为通过对外贸易,各国从中可以得到好处

②二者都认为各国有自己绝对优势的产品

③二者都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向外扩张、建立世界霸权的愿望

④二者都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例37.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尽管比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有进步的发展,但是也有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其局限性表现在(   )

①对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危险性估计不足

②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向外扩张、建立世界霸权的愿望

③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

④认为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不一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1.斯密是第一个提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概念的人。他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________价值不是由________价值决定的,但未能认识到没有_______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_______价值。

试题详情

2.   斯密:认为财富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只能来自________领域。斯密主张_____________。他提出政治经济学有两个目标:一是给_______提供充足的收入;二是给_______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斯密的思想反映了______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例3.下列对重商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产生于15世纪,反映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②认为金银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

③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④随着条件的变化,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例4.在财富形态问题上,斯密的主张与重商主义的不同之处是(   )

A.前者认为财富只能来源于生产领域,后者则认为财富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

B.前者认为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后者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

C.前者主张“富国裕民”,后者认为民穷国富

D.前者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发展模式,后者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例5.斯密认为经济学有两个目的(   )

①为人民自己获得丰富的收入或者物质条件

②使国家实行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

③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④为国家或者社会共同体带来足够的收入以创造公共产品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考点四:斯密的劳动价值论

试题详情

1.   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反映了_______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重商主义者认为,_____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在一国没有金矿的情况下,财富只能来自_____________,来自______领域。他们认为,要增加国家财富,就必须使本国的劳动者处于_____________。因此他们主张国家_______经济,主张采取鼓励_______,禁止和限制________。他们的主张反映了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积累_____________的强烈愿望,曾起过_______作用,但是在新的条件下,________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试题详情

2.不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18世纪中后期对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利的因素是(   )

①“圈地运动”的加速      ②实行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

③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      ④科技进步的加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考点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双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迅速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A.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B.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资本

C.“圈地运动”

D.对殖民地的掠夺

考点三:比较斯密的财富观和重商主义的财富观

试题详情

1.有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04、1个基本立场:即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

试题详情

03、2个方面:即国际组织具有正面作用和局限性两个方面

试题详情

02、3个类型:国际组织3种不同划分方法:

①按照成员的性质分 ②按照地理范围分  ③按照职能范围分:

试题详情

01、4个主要特征:国际组织的四个主要特征即:

①跨国性、②目的性、③组织性、④自主性。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