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0802  380810  380816  380820  380826  380828  380832  380838  380840  380846  380852  380856  380858  380862  380868  380870  380876  380880  380882  380886  380888  380892  380894  380896  380897  380898  380900  380901  380902  380904  380906  380910  380912  380916  380918  380922  380928  380930  380936  380940  380942  380946  380952  380958  380960  380966  380970  380972  380978  380982  380988  380996  447348 

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坚持重点论,善于抓住重点和把握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矛盾对立统一原理: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2.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矛盾是普遍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方法论:(1)坚持两点论,两分法,一分为二、全面的看问题。(2)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1)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任何事物,学会正确的工作方法。

5.主次矛盾辨证关系(主要矛盾角度)

原理:主要矛盾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重点论)

 6.矛盾的主次方面辨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角度)

原理:在矛盾对立统一的两方面中,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方法论: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7.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

原理:(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1)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2)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是,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住重点;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试题详情

1.发展的普遍性

 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成长。

 2.事物发展的趋势原理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量变角度)

 原理: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方法论: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4.量变和质变关系(质变角度)

原理: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1)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是,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2)坚持适度原则。

试题详情

 1.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

方法论: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原理: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1)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

(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关系(重视整体角度)

 原理:在整体和部分关系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

5.整体和部分关系(重视部分角度)

  原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6.系统优化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2)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3)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试题详情

 

1.物质决定意识

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的含义、要求

(1)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意识的能动作用

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1)人能够在意识制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2)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4.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不仅能够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5规律的含义、客观性和普遍性

原理:(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1)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6.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关系

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按客观规律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注意:规律部分既属于唯物论,又属于辩证法。)

第六课 《认识论》原理和方法论

1.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原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前两点)

4.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5.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原理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原理:(1)认识具有反复性。这决定了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实现。

(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7.实践的含义、基本特征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有三个基本特征:(1)客观物质性 (2)主观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第三单元  《唯物辩证法》原理和方法论汇总

 

试题详情

55、(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2分)当前我国农村改革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对于今后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做出新的研究和认识。(2分)

(2)①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这些分析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我国的农村改革。(4分)  

②材料指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将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放在了首位,这就体现了抓住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抓住了发展的重点。(4分) 

(3)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我国的制度建设,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动力,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4分)因此,我们应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投身于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我们的认识,发展我们的认识。(2分)

(4)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也是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4分)“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2分)

1-5  BCDDC   6-10  CDCBC  11-15  DBCAC  16-20 DABCB   21-25 BAAAC 

26-30 BBDDA  31-35  AACDA  36-40  CADCC  41-45 DCCCB   46-50DCBBD

试题详情

2、购物塑料袋过量使用造成的环境危害已经成为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性质。发布限塑令,禁止和限制使用购物塑料袋,要求消费者在享受塑料袋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以减轻塑料使用对环境的污染。

试题详情

1、塑料购物袋的使用对社会的影响具有利弊两重性,既便利了消费者,也由于过量使用和回收处理不到位而造成环境污染,便利与污染构成了物塑料袋的使用产生的矛盾的两方面。

试题详情

54、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的知识分析发布“限塑令”的哲学依据。(6分)

试题详情

53、(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什么偏差?(2分)

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只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的偏差。

(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6分)

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试题详情

52、(1)从颁奖词看,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如何体现的?(6分)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3分)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2分)③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1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