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1619  381627  381633  381637  381643  381645  381649  381655  381657  381663  381669  381673  381675  381679  381685  381687  381693  381697  381699  381703  381705  381709  381711  381713  381714  381715  381717  381718  381719  381721  381723  381727  381729  381733  381735  381739  381745  381747  381753  381757  381759  381763  381769  381775  381777  381783  381787  381789  381795  381799  381805  381813  447348 

1.“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的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哲学研究产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这句话表明,哲学

A.是人生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能引导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的变化

C.是一门给人智慧的学问,是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导

D.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和人们对实践的追问

试题详情

64.甲认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乙认为“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1)甲、乙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哲学阵营?(2分)

(2)乙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哪几种形态?基本观点各是什么?(6分)

座号
 

试题详情

63. 2010年3月1日,人民日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蓬勃发展,不断从生动的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深化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的道理? (12分)

试题详情

62. 辨析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因此理论比实践更重要。(8分)

试题详情

61. 2009年 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会并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 加强合作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主张和举措。为此,济南市某中学高二(2)班同学开展题为“节能减排与我和我们的城市”的探究活动。请你身临其境参与探究:

同学们在探究中了解到: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自2007年,济南市政府作出决策,启动“绿色济南工程”。3年来,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大力推行机动车尾气净化处理,严格新轻型机动车准入制度,实施绿色公交;加强工地环境管理,实行封闭施工,控制地面扬尘;严格控制燃煤废气排放,推广燃煤锅炉燃烧自动控制技术,提高燃烧效率等。凡此种种,促成了本市空气质量的好转。

结合材料,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济南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的原因。(12分)

试题详情

60.“借用别人的智慧来做事,因为你的智慧是有限的。”从哲学上看,这句话强调了

A.做事要考虑事物的联系,割裂不利的联系    

B.要不断深化、扩展认识

C.认识都是正确有用的,要善于借用别人的认识

D.做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

绝密★启用前

高二年级学分认定检测(10.3)

政治试题

 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试题详情

59.由于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矛盾错综复杂,所以改革进程既慢不得,也急不得;“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有路线图”,既必须统一部署,又不能"一刀切”。其中“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有路线图”最能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B.认识和改造世界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

C.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D.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试题详情

58.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斯多德关于物质的降落速度与物体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试题详情

57.一个道德模范,一座精神丰碑。道德力量始终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社会道德建设,这是因为

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

试题详情

56.“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认识是实践的唯一来源        D、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