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1.材料一:2010年5月1日,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园。世博会中国馆的主题短片《和谐中国》以《论语》中的三句警句概括了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讲述中国人民用30年时间加速发展,迈进“城市化时代”;“君子和而不同”,展现一天之内的每时每刻,中国现代城市的丰富与多元;“从心所欲不逾矩”,则揭示了中国社会在崇尚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也尊崇社会伦理。
(1)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阐释上述三警句对我国城市发展的指导意义。(12分
材料二: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农村劳动生产力提高,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其中,上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如今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怀揣着全新的生活诉求和绚丽的青春梦想,在既陌生又熟悉的城市里打拼着。他们的“寻梦”历程并不顺畅:就业、社会保障、技能培训、权益维护、子女入学……现实与梦想之间的一道道鸿沟一时难以逾越。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12分)
30.在世博园区志愿者队伍中,90%是在校大学生;在城市服务站点志愿者队伍中,l/3以上也是在校学生。世博会将为“海宝一代”健康成长提供一个终身受益的实践舞台。这主要表明
A.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贡献
B.人生价值的实现就在于个人奋斗
C.只有在重大社会历史事件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D.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29.中国人民有着不怕困难的光荣传统。无论是侵略者的蹂躏,还是旱、涝、台风、暴雪等天灾,都没有让中国人屈服、退缩。正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磨砺,我们丰富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保持了坚忍不拔的良好状态。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这说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和最终归宿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具有同步性
D.民族精神具有社会历史性,随时代的变迁而变迁
28.“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B.否定是对旧事物的保留
C. 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 D. 辩证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27.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6.钱学森先生在美期间,撰写的一篇文章封面先是写上“Final”(最后的定稿),后又在旁边添加了,“Nothing is 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这表明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④认识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5.“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说:“我认为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而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体现了( )
①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③矛盾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下表是某机构对200名20岁以下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
崇拜 对象 |
科学家 |
时代 英雄 |
娱乐 明星 |
体育 明星 |
自己 |
反面 人物 |
无偶像 |
其他 |
人数 |
30 |
l2 |
85 |
44 |
3 |
4 |
9 |
l3 |
针对这种情况,你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
A.尊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支持人们的自主选择
B.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的思想
C.提倡多元化,反对以某种思想作为社会的主流意识
D.尊重人们价值选择的差异性,包容各种思想行为
23.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20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展馆各有特色。世博会必将成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上海的窗口。上述材料说明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③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统一 ④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坚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C.对全体公民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