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2928  382936  382942  382946  382952  382954  382958  382964  382966  382972  382978  382982  382984  382988  382994  382996  383002  383006  383008  383012  383014  383018  383020  383022  383023  383024  383026  383027  383028  383030  383032  383036  383038  383042  383044  383048  383054  383056  383062  383066  383068  383072  383078  383084  383086  383092  383096  383098  383104  383108  383114  383122  447348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民族标志,是构建民族精神的基本元素和维系民族团结的重要精神纽带。不同的语言文字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经济全球化要求并推动了各民族间加强语言文字交流。但是,交流并不意味着丧失民族特性,文化交流可以突破国界,民族文化有国界。在中文大众传媒、出版物中过多、过滥地使用外文,会破坏中文的严整、和谐,对祖国语言的丰富和健康发展、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专家的呼吁纯绝非大惊小怪。

试题详情

(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等特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的积淀,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海峡两岸同宗同族,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能够体现和强化两岸人民对祖国统一的认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品茶、听戏、祭祖等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其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其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在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问题上,要坚决反对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的错误做法。

试题详情

(1)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习俗得以保留至今的根本原因是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习俗符合民族心理,具有民族性。

(2)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把清明节、中秋节增设为国家法定假日,有利于我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和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尤其是在中外文明不断交汇的现代社会,培养和加强本国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中华文化根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进而更加优化我们自身的文明。

试题详情

(1)文化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可见诸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不同民族文化有其共同规律,同时也存在着差异。

(2)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自己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相互了解,承认并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3)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

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试题详情

1.D 2.A 3.B 4.C 5.C 6.B 7.A 8.C 9.B 10.A 11.D 12.B 13.D 14.B 15.C

试题详情

2005年5月26日,首都部分知名语言文字专家、新闻记者聚会,呼吁规范使用外文,维护祖国语言健康发展。专家们认为,近年来不加注释地在中文中夹杂使用Internet等外文词汇原形和WTO、APEC、CBD、CEO等外文缩略形式的现象在大众传媒、出版物中日益增多。一些用法在读者中产生歧义,有的语意表达不准确,有的甚至使用有殖民色彩的外来词。这种现象应引起人们警惕。与会专家呼吁,进一步加大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力度,对上述现象加强调查研究,区分不同情况加以积极引导和规范,党政机关的公文、中小学教科书和大众传媒应当尽量避免在中文中夹杂使用外文,必须使用时要用中文作必要的注释;专业书刊也应慎用外文;新闻媒体和出版单位在维护祖国语言健康发展方面要承担宣传和示范的社会职责。

看了上述报道,有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无国界,专家的上述呼吁纯属大惊小怪。对此观点你作何评价?

综合能力训练

试题详情

镜头一:2005年4月28日晚,来大陆访问的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数十人到北京老舍茶馆品茶、听戏。茶馆红灯高挂,黑褐色八仙桌上摆放着黄白花纹的细瓷盖碗,身着长袍马褂和旗袍的服务员穿梭往来。服务员首先为连战等客人斟上了千元一斤的大佛龙井茶,后来又换上了浓香扑鼻的茉莉花茶。更吸引客人的是一组充满京腔京韵的演出,包括京剧、单弦、清宫礼仪、含灯大鼓、顶技、五音联弹等。整个晚上,两岸同胞共同沉浸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愫里。表演快结束时,连战主席欣然挥笔写下“振兴茶文化,祥和两岸情。”

镜头二:2005年5月9日上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赴老家湘潭县射埠镇巨鱼村祭祖。按照当地的习俗,此次祭祖仪式分为行祭祖礼;鸣炮;主祭人就位;向先祖三鞠躬;行上香礼;行祭祖礼,三祭酒、酌酒;主祭,主祭人向先祖三鞠躬;鸣炮及礼成等9道步骤。每到一处,宋楚瑜及家人均严格按照家乡风俗,任何一项程序也不敢怠慢。

(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在推动祖国统一大业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说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推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作用。

(2)对待传统文化,历来有两种错误的态度: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请结合以上两组镜头说明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试题详情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它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中国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朝时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这一习俗延续至今。

(1)你认为中秋赏月的习俗能够保留至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在2005年“两会”期间,60多位来自香港特区的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呼吁把清明节、中秋节增设为国家法定假日。这份提案的发起人、香港《文汇报》社长张国良委员说,“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在这些中国味十足的节日里,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它就像遗传基因一样,从先辈那里一代代地传下来,把那些流传千古的优良品质注入我们的血液和生命,构成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涵和魅力。”

(2)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把清明节、中秋节增设为国家法定假日的现实意义。

试题详情

英汉两种文化在对事物的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如使用英语的人对年龄、收入、体重、婚姻状况等问题都要回避,而中国人对这些事情都是公开的,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和“你在干什么?”在英语中就成了刺探别人隐私和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会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结合自己的观察和了解,谈谈你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试题详情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回答13-15题。

13.学习型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建立学习型社会

①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②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④能够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自2001年教育部取消考生报考普通高校年龄及婚姻状况的限制以来,全国各地每年都有一些大龄考生步入高考考场。教育部的这一改革

①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全民学习热情②能够确保各种年龄段的考生接受高等教育③是进一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④彰显“活到老、学到老”,让学习伴随人的一生的行政理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学习型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与传统社会中人们主要通过学校获得知识不同的是,学习型社会的学习已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这将意味着

A.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将逐步被取代   B.终身学习将成为人生的目的

C.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D.学习是全社会工作的中心任务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