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8.图二漫画蕴涵的道理是
A.物质上富有,精神上就会贫困 B.物质上贫困,精神上才能富有
C.物质上不能富有,精神上不能贫困 D.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要富有
17.图一漫画表明了
A.人与社会的关系 B.人与文化的关系
C.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D.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虽对各国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不可能消除文化的多样性。回答14-16题。
14.报载,当中国年轻人热衷过“洋节”的时候,传闻亚洲某国却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因此有关专家强烈呼吁不要冷落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体现了文化的 特征。
A.社会性 B.民族性 C.时代性 D.阶级性
15.对于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有人认为过于繁锁,应该革除;也有人认为,正是包饺子、吃粽子、饮菊花酒等习俗才构成了中华民族节日文化,有必要通过立法加以保护并发扬光大。这反映了
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同 ②人们的文化素养不同
③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同 ④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同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要开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更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
B.要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就必须禁止文化交流
C.世界正在走向一体化,文化间的冲突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D.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不利于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图一) (图二)
现在,科学技术在经济、国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快。回答12-13题。
12.过去国际军事政治斗争的背后,主要表现为直接争夺工业必
需品的资源和商品、资本的竞争展开。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这说明
A.文化与国际军事政治是无关的 B.文化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
C.文化就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 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13.一个国家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从根本上决定着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
A.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B.把文化建设做为全部工作的中心
C.把思想道德建设做为全部工作的中心 D.以先进文化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005年春节晚会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员邰丽华率领20位残疾人演员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以其优美的韵律与造型,征服了海内外观众。回答10-11题。
10.《千手观音》能征服海内外观众。这是因为
①优秀文化能丰实人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优秀文化能满足人们各种需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优秀文化之所以对个人成是和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作用,是因为优秀文化是
A.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C.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D.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我国有春节贴春联的习俗。春联语多祈求吉祥之辞,既表达美好愿望,又渲染欢乐气氛。回答7-9题。
7.“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说春联是由“桃符”演变而来。桃符是古代画门神的桃木板,到了南北朝及唐朝,桃符的内容逐渐被两句对偶的吉祥诗句所替代,形成了对联这一新形式,挂桃符也演变成了贴春联的习俗。这表明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讲诚实诚信源自心灵美,看财丰财茂只因名声高”,这幅横额为“信用是金”的春联道出了东营市许多农民的心声。近年来,东营市实施农村文明信用工程,涌现出了一大批“文明信用乡镇、村”和文明信用户。人们认为“信用是金”,近70%的农村文明信用户靠诚信致了富。这一事实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④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依据上题材料,东营市实施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事实表明
A.优秀文化能促进社会发展 B.优秀文化决定着社会发展方向
C.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优秀文化来源于人们的美好心灵
校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理想追求与办学特色,对于促进学生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回答4-6题。
4.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校训表达了
A.文化的产生根源 B.文化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巨大力量 D.文化的深刻内涵
5.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在中国历史进步的洪流中发挥先锋作用。这说明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③文化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上述两题材料还表明:人的素质的提高有赖于
A.校园文化的发展 B.学校的理念追求
C.学校的办学特色 D.先进文化的建设
文化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文化”一词具有多义性。我们所讲的“文化”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回答1-3题。
1.我们所讲的“文化”包括
①语言和文字 ②自然科学和科技
③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④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⑤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 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⑤⑥
2.《西游记》是我国著名的神话小说,其中塑造出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以及牛魔王等,都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这些神话形象都可以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找到各自的影子。如果人们在实践中根本就没有遇见过猴、猪与牛等动物,作者吴承恩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这些形象描绘出来的。这说明:
A.文化是对神的描绘 B.文化是神的恩赐
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是动物的反映
3.文化不是神的恩赐,也不是动物的活动,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这表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C.文化不需要物质载体 D.文化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36、2009年9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2009年12月7-18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全球减排协议。中国积极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巨大努力。
某校高二研究性学习小组在了解这一时事知识之后,结合所学的哲学知识,决定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究,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会怎样回答?
探究一: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6分)
探究二: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探讨我们青少年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些什么。(6分)
35、2009年8月4日新华网报道,我国房地产市场3月份以前依然延续着上年末的疲软,之后房屋销售面积迅速增长,房价快速飙升,7月份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又出现月成交量全部下跌的局面。权威专家认为,要有效防止楼市大起大落,政府不能当“运动员”和“观众”,要当好的“教练员”,加强宏观调控。
(1)结合材料,谈谈国家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6分)
(2)你知道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吗?(4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