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3133  383141  383147  383151  383157  383159  383163  383169  383171  383177  383183  383187  383189  383193  383199  383201  383207  383211  383213  383217  383219  383223  383225  383227  383228  383229  383231  383232  383233  383235  383237  383241  383243  383247  383249  383253  383259  383261  383267  383271  383273  383277  383283  383289  383291  383297  383301  383303  383309  383313  383319  383327  447348 

27.杭州华立集团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寒流”不是采取“冬眠”的办法,而是以“冬泳”的积极姿态,做好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换代,建立抗风险机制,保证企业在“严冬”中有所作为。该企业的做法体现了(  )

A.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转化       B.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D.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试题详情

26.下列说法符合辩证的否定原理的是(  )

A.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

C.整治污染,促进节能减排      D.将小麦磨成面粉

试题详情

25.古语云:“贪如火,不扑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这给我们的哲学警示是(  )

A.要注意量的积累,防微杜渐     B.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要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D.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试题详情

24.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从注重数量到提高质量,从基本形成到走向完善,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启示我们(  )

①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②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③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④量变必然伴随着质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23.在不同的年代背景下,十个中央一号文件各有侧重,但共同奏响了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社会发展气势磅礴的主旋律,这是我国城乡社会走向和谐发展、致力于共同繁荣的时代最强音。这主要体现了(  )

A.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C.复杂事物包含着主次矛盾       D.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试题详情

22.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试题详情

21.如今,天气预报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许多人在出门前都要听听当天的紫外线指数、感冒指数、穿衣指数、洗车指数。这些指数(  )

A.是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         B.是人们与客观事物之间的主观联系

C.可以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指导实践   D.是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试题详情

一项大型研究发现,男性吃太多奶制品会增加患帕金森症的风险。据此回答19-20题。

19.这一结论是研究人员搜集并分析了57689名男士和73175名女士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资料的基础上得出的。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  )

A.来源      B.动力      C.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目的

20.虽然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吃太多奶制品会增加患帕金森症的风险,但该项研究却未能解释为何男性更易患帕金森症。这说明(  )

A.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C.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D.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试题详情

18.一位学成归来的博士,毅然来到天山脚下的尼勒克草原,运用学到的试管冻制、胚胎移植等新技术进行试验,使奶牛产下了良种牛犊。他把这一养殖良种奶牛的技术传给了当地牧民,实现了共同富裕。上述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试题详情

17. “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句话(  )

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B.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C.客观事物是不可知的      D.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