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9.有的人认为文化的发展是快速的,容易的,只要人们努力就可以了。实际上文化发展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因为它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 )
①社会制度的更替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
③思想运动 ④经济发展水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8.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 ( )
①语言文字 ②宗教信仰 ③思想理论 ④文学艺术 ⑤民居建筑
⑥人们的每次实践活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17.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但由于不适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京剧的观众越来越少。我们对京剧应该 ( )
A.顺其自然,任其衰落 B.原封不动地继承
C.有所保留地继承 D.批判地继承
16.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凡是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凡是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人文化。”许多旅居海外的潮人心中仍有一个永恒的潮州音乐情结,仍保留着喝潮汕功夫茶的习惯。这说明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上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谈及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时,这样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请你回答13-15题。
13.“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是指 ( )
A.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B.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
C.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D.我们要认同发展好本民族文化,以便优越于其他民族的文化
14.“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指 ( )
A.我们要尊重每个民族文化特色,相互学习,最终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消除
差异
B.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实现世界文化繁荣
C.只要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共同学习,那么就能实现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大融合
D.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5.“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可以起到哪些作用 ( )
①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②有利于世界文化繁荣
③有利于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④有利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他们的文化教育是在私塾和类私塾的学堂中完成的。修身、国文课使他们在“不情愿”的接受中夯实了文化根底,成就了他们辉煌的文化建树。他们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但同时又是传统文化的叛逆者。他们应该感恩传统文化的馈赠。陈独秀、鲁迅、胡适就是最典型的例证。据此回答9-12题。
9.“五四”时期的文化先驱们的教育是在私塾和类私塾的学堂中完成的,这说明私塾( )
A.是文化传承的最好途径 B.在文化传承中比现代学校更有效
C.不利于科学文化的传播 D.在中国文化传承中起过重要作用
10.文化先驱们“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又是传统文化的叛逆者”。这表明 ( )
A.他们的叛逆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抛弃
B.他们的传承是对传统文化的虔诚继承
C.他们的叛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
D.他们的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剔除
11.传统文化对新文化运动先驱们的馈赠是 ( )
A.科学精神 B.人文关怀,自由平等
C.民主思想 D.博大精深的国学基础和爱国爱民的情怀
12.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一代文化先驱,正是吸纳和借助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中的民主、自由、科学思想,才建构了他们的现代文化思想,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这启示我们 ( )
A.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兼容并收,海纳百川
B.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弃古学西
C.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吸纳和借助西方文化
D.文化要发展就必须大胆革新
8.随着网络的发展,《秋天不回来》.《香水有毒》等一系列网络歌曲迅速红遍大江南北。这说明 ( )
A.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经济的反映,应兼收并蓄
B.一种文化产品能够迅速被人们认同和接受,现代技术和传媒手段发挥着重要作用
C.只有现代技术和传媒传播的文化才是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大众文化
D.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文化的区域性和民族性逐渐消失
7.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 ( )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6.我国的许多成功企业,经常在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中汲取经营智慧、形成并发展了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这说明 ( )
A.文化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B.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5.“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从文化特点的角度看,这两句话反映了 ( )
A.文化的源远流长 B.文化的博大精深
C.文化的区域特征 D.文化的包容性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