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5、为了整体打捞“南海一号”,财政部审定9000万元专项资金,财政部拨款3000万元,剩余由地方财政补足。为了建造保存“南海一号”的“水晶宫”,有关部门已投入了1.5亿元。“南海一号”进“宫”后,预计博物馆每年的运营费用需要2000万元。这说明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经济发展是文化建设的基础
C.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D.经济发展了,文化也就发展了
24、“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其意是说,圣人通过观察天象,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这表明 ( )
A.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B.科学理性和人文主义是中华文化的两大特征
C.中国古代文化充满了神学的神秘主义色彩
D.文化源自于古代圣人的“先知先觉”
23、150多年来,《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说明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对国家和民族的 历史产生影响
D.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毛泽东在《驾新郎·读史》一诗中写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钢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据此回答21-22题。
21、自“人猿相揖别”之后,出现了从“几个石头磨过”到“钢铁炉中翻火焰”的巨大变化。这表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产品
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文化的生产
22、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一贯主张“诗言志”,他的大量诗作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可侵犯、独立自主的铮铮骨气,体现了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建设祖国的战斗豪情,影响至深,无与伦比,外国曾有人说毛泽东是“一个诗人赢得了新中国”。这主要表明
A.思想、理想、信念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B.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C.先进的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诗人的气质和风范成就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19、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国家之所以长期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是因为
①先进健康的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②宣传优秀健康的文化就能促进个人的成长
③精神文明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荀子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 )
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清理了野蛮的混沌,心灵才会荡起纯净的清波,扫除了愚昧的灰尘,思想才会绽放美丽的花朵。这告诉我们 ( )
A.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B.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
C.文化是精神产品 D.必须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6、国际联盟曾以“大象”为议题悬赏征文,英国人拟定了《英国统治下非洲的猎象事业》的题目;法国人作了一篇《象的恋爱论》;意大利人哼着《象呵象呵》的诗句;而波兰人则写了一篇政见,题目叫《波兰的主权与象的关系》。这说明 ( )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
B.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15.“要想剪除旷野的杂草,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这启示我们
A.文化对社会实践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美德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D.应该主动、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