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3443  383451  383457  383461  383467  383469  383473  383479  383481  383487  383493  383497  383499  383503  383509  383511  383517  383521  383523  383527  383529  383533  383535  383537  383538  383539  383541  383542  383543  383545  383547  383551  383553  383557  383559  383563  383569  383571  383577  383581  383583  383587  383593  383599  383601  383607  383611  383613  383619  383623  383629  383637  447348 

8、“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费尔巴哈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A、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者   B、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而存在

试题详情

7、2008年中秋节,是中秋节被列为法定节假日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中秋节当天,《人民日报》刊出一篇名“秋高气爽,今年中秋月更明”的评论员文章。“今年中秋月更明”说明

  ①人们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②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性 ③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④人们的认识既源于原型又不拘泥于原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试题详情

6、据报道,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种能控制光线运行方向的材料,这项重大突破使长期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隐形衣”梦想有可能变为现实。这启示我们

  ①意识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正确预测未来

②科学创造往往需要科学幻想的激发和推动

③科学幻想向现实的转化离不开科学实验

④发挥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就能将科学幻想变为现实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5、机器人能够代替人类完成某些工作,甚至能够有人类的某些表情,这说明

  A、机器人能产生意识      B、机器人具有自己的价值观

  C、机器人能够模仿人类的某些机能   D、机器人是大自然的主宰者

试题详情

4、读下表

左右脑迥异的八大特征

左脑
显意识
语言
时间
分析
理智
做事
求实
现代认识
右脑
潜意识
表象
空间
联想
情感
做梦
创造
原始认识

人脑是

A、意识的来源         B、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C、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试题详情

3、唐代诗人白居易说:“天生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人类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是承认

  A、自然界的客观性   B、联系的普通性  C、矛盾的特殊性   D、实践的能动性

试题详情

2、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齬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其相对独立性

试题详情

1、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说过:“学好哲学,终身受益。”这是因为

A、哲学是智慧之学,是解决问题的一把万能钥匙

B、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试题详情

29、(12分)对房价不断上涨的状况,2010年4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并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新政策,拉开了新一轮楼市调控序幕。此次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既考虑到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稳定的作用,更注重其改善民生的功能。此轮政策调控并非短期打压房价的举措,而是纠正房地产市场扭曲发展的长期政策,这有利于防止房地产泡沫重演,是调整结构、防止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调控政策。

运用生活与哲学基本问题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的做法。

试题详情

28、(12分)材料一  有一次哲学家贝克莱与一位朋友在花园散步,不小心踢在一块石头上,他说,因为我踢到了石头,石头才存在,因而它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

材料二  据<<诗经>>记载,神宗五组要选拔接班人,就命弟子们每个人做一首诗,以考察对佛家教义的理解。神宗写下了这样四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当时有一个打杂的和尚看了这首诗,很不满意,在旁边又写了四句:“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他认为世界上本来什么也没有,所以也没有什么尘埃。有与没有取决于宇宙的神秘力量。神宗五祖认为这个和尚对佛家教义心领神会,于是把衣钵传给了他。这个和尚就是神宗六祖:惠能和尚。

结合材料,请回答: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哲学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如何形成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