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现在落后,但当时的诸子百家,群星灿烂,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孙子兵法》至今为兵家经典,甚至被应用于当代企业管理,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K^S*5U.C#
C.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D.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1.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
A.传统是道德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 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20.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的文化传播方式是:
A.互联网 B.电视 C.口语 D.手机短信
19.近几年来,虽然电脑信息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收听电台逐步成为学生生活习惯的一部分,收听电台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这表明
A.新的传媒的出现不意味旧的传媒的消失K^S*5U.C#
B.电台广播属于大众传媒
C.大众传媒推动着文化交流
D.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来源:高考%资源网 KS%5U
18.2010年2月24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某校开了一节课:以"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的安全公益课《开学第一课》,通过对学生进行"避险自救"知识教育,教学生掌握避灾的常识和技巧,真正"用知识守护生命"。对此,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B.文化在时代发展中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7.明末清初,晋西北高原一带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连年饥荒迫使无数山西难民背井离乡北上,远赴内蒙古中西部,乃至更远的大草原逃荒,谓之“走西口”。这一走就走了300多年,它对内蒙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走西口”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
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旅游活 D.口语传播
14.2009年在中国举办“俄语年”、2010年在俄罗斯举办“汉语年”是中俄双方继互办“国家年”之后在文化交流领域的又一件大事。中俄双方在文化交流中要实现双赢,应该
A.平等交流 和睦相处 认同外来文化
B.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汲取外来文化
C.求同存异 相互借鉴 维护文化多样
D.取长补短 积极创新 弘扬传统文化
13.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华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