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7.节能减排是我国政府向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转方式 调结构 促发展” 节能减排 浙江企在行动.强调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哲学依据在于
①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引起联系 ④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6.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海宝的设计体现
①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②系统与要素的统一
③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④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沪杭高铁作为即将开通运营的又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再次说明了中国速度.回答24-25题:
24.沪杭高铁作为即将开通运营的又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在沪杭间构筑起一条安全、方便、快捷的大能力客运通道.这体现
A.人为联系是对客观自在联系的主观能动反映
B.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
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处在普遍联系的链条之上
D.事物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人们无法改变
25.“沪杭高铁作为即将开通运营的又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对于加快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有效缓解运输紧张状况,促进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改变我国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格局。这说明
A.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B.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C.自在事物的联系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
D.既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又要看到静止相对性
23.2010年10月10日,3个“10”相连,寓意十全十美。翻开老黄历,2010年10月10日这一张上清楚地标注着“黄道吉日,嫁娶则婚姻美满,3年得子”,如此好日子,结婚人多自然不在话下。这是
A.否定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B.肯定了事物的人为联系
C.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D.肯定了事物联系的具体性
22.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浙江省制定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对促进纺织工业平稳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该规划纲要的制定体现了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1. 钱学森先生在美期间,撰写的一篇文章封面先是写上“Final”(最后的定稿),后又在旁边添加了“Nothing is final !!!”(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这是因为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认识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0. 右图漫画中的大学生“村官”
A.不知道真理是客观的一元的
B.不懂得认识的反复性、上升性
C.忽视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背离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9. 浙江民营企业曾用“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尝遍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使浙江从资源小省成为市场大省;面对新的挑战,浙商以“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保持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的“新四千精神”来开拓进取。从“四千精神”到“新四千精神”,体现了
①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 ②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④精神有时会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 鲸鱼是不是鱼?甲通过看书后回答:“鲸鱼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因为它呼吸用的是肺而不像鱼那样用鳃。”乙回答:“不能看它外表像鱼就认定它是鱼,通过解剖才能看到它的‘本质’。”与甲乙观点蕴涵哲理相一致并对应的选项
A.“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 ” B.“读书破万卷”与“下笔如有神”
C.“书读百遍”与“其义自见” D.“书山有路勤为径”与“学海无涯苦作舟”
17. 有人认为“个人的渊博知识,一是来源于亲身实践,二是来源于书本知识。”这一观点
①认为书本也是认识的来源 ②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③知识的渊博是实践和书本总和 ④坚持了全面分析的观点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