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3601  383609  383615  383619  383625  383627  383631  383637  383639  383645  383651  383655  383657  383661  383667  383669  383675  383679  383681  383685  383687  383691  383693  383695  383696  383697  383699  383700  383701  383703  383705  383709  383711  383715  383717  383721  383727  383729  383735  383739  383741  383745  383751  383757  383759  383765  383769  383771  383777  383781  383787  383795  447348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试题详情

2.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性,从根本上说,决定这种客观性的是

A.自然界的客观性       B.社会生产力的客观性  

C.社会生产关系的客观性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客观性

试题详情

1.在人类的思想史上,尽管哲学的派别五花八门,从共同点看,哲学都是 

①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②科学的世界观  

③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④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结合

A.①     B. ①②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29.(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创新必须要立足于社会实践。徐光宪正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潜心研究,了稀土分离技术的创新。(4分)

(2)文化创新必须要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或着眼于文化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稀土分离技术的创新是在对原来技术改进的基础上实现的。(4分)

(3)文化创新必须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吸收、借鉴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徐光宪在推进稀土分离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深入研究了国外的稀土分离理论和技术。(4分)

试题详情

27.(1)他们都属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习俗。(2分)

(2)①这些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他们都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时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2分)

②在当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习俗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习俗也会起阻碍社会进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6分)

(3)①既不能一概保留,也不能全部抛弃。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4分)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4分)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见,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分)

试题详情

26. (1)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2分)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2分)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对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建立和谐的国际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分)    (4)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要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2分)

试题详情

29.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之一徐光宪,他深入研究国外的稀土分离理论和技术,1975年他提出串级萃取理论,对原来的分离工艺成功实施了改进,引导了我国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的全面革新。他深入研究国外的稀土分离理论和技术,并和他的科研团队获得最新的“稀土萃取分离工艺的一步放大”技术,使传统的串级萃取小型试验被计算机模拟代替。现在的稀土生产已经人性化地变为了几个简单数据的输入。

问题: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徐光宪是怎样实现稀土分离技术的创新的?(12分)

理科答案

试题详情

28.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对于这一战略思想,仅仅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关注其深刻的文化涵义。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1)为什么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仅仅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关注其深刻的文化涵义”?(7分)

(2)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回答,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7分)

试题详情

27.材料一: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为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5节、庆丰、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

材料二:在不知不觉中,西方的“愚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有人认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华文明特点的传统节日受到冷落,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我国民间文化的冲击。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愚人节”“圣诞节”属于传统文化的哪一方面的内容?(2分)

(2)作为传统文化,这些节日有什么共同特性?在当前发挥着怎么样的作用?(8分)

(3)对这些传统文化,我们是应该一概保留,还是全部抛弃?(6分)

试题详情

26.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亚欧首脑会议上指出,“关于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中国古代哲人曾有精辟的概括,如‘和而不同’。不同的文化与文明都有相同的、合理的内涵,可以相互借鉴。” “中国古代哲学家所推崇的‘亲仁善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讲如何处理不同文明国家之间关系的道理;欧洲也有同样的哲理。这就是‘多样性中的统一性’。我认为不同文明不仅可以对话,还可以共处、学习、借鉴。”

请简要分析在当今世界坚持文化多样性的看法。(8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