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3650  383658  383664  383668  383674  383676  383680  383686  383688  383694  383700  383704  383706  383710  383716  383718  383724  383728  383730  383734  383736  383740  383742  383744  383745  383746  383748  383749  383750  383752  383754  383758  383760  383764  383766  383770  383776  383778  383784  383788  383790  383794  383800  383806  383808  383814  383818  383820  383826  383830  383836  383844  447348 

37.2009年的国庆大阅兵“当惊世界殊”!其间蕴含着撼人的 “阅兵精神”。什么是“阅兵精神”?它是国庆阅兵中表现出来的 “零误差”精神。国旗护卫兵那169步,正好是1840年到2009年的169年,步步精确!8000名官兵组成的13个徒步方队正中阅兵中线米秒不差!机型不一的空中机队通过天安门上空米秒不差……是团结一致精神。几十万参与阅兵者团结一致、齐歌共舞、手拉手、心连心。56个民族人民穿着不同服饰出现在阅兵场合, 56个民族56朵花,各族人民手举五颜六色的鲜花,与天安门广场56根民族柱交相辉映,更显壮观……是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精神。无人驾驶飞机、先进的武器装备、航天科技成果等等,无不彰显着中国人民60年来艰苦创业的辉煌成就和自主创新精神。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精神。我们从天安门古老建筑群的壮观场地,从胡锦涛主席穿中山装、坐红旗车、官兵大喊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从毛泽东思想万岁的方阵,到科学发展观方阵,都有所体现……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2009年的国庆大阅兵活动和“阅兵精神”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4分)

(2) 如今,我们总结弘扬“阅兵精神”是有现实意义的。请分析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9分)

三明一中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阶段考试卷

试题详情

36. 2010年11月12日是广州亚运会开幕日。右图是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标志的原型取自粤剧脸谱,标志传神地演绎了花旦唱念间的飞扬神采和眼神回转的动人瞬间,具有浓厚的岭南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是岭南文化内涵和国际设计风格的完美结合。标志设计表达了广州亚运会不仅成为亚洲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也将为国内外来宾展示独特精彩的岭南

文化活动。

结合材料,说明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的设计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9分)

试题详情

35.2009年12月30日上午10时,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今年两岸春节包机的相关事宜。大致上是这样的:航点方面,增加太原、长春、南宁、烟台4个航点作为两岸客运定期航班航点,从2010年春节期间开始执飞。至此,大陆通航台湾的城市将达到31个。台湾海峡隔开了两岸同胞,然而,“每逢佳节倍思亲”,浓浓的思乡情结,却使得台湾海峡又成为两岸同胞最大的“乡愁”。每当传统节日来临,两岸政府都会极力为同胞相聚,回乡祭祖等人们提供包机服务。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1)上述材料反映了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分)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4分)

(3)请简要说明传统文化对当代人们生活的影响。(6分)

试题详情

34.近年来,随着中国和非洲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密切,文化交流在规模、形式和数量上也都取得了新的突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正是中非在新世纪合作的重要内容。胡锦涛: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扩大相互借鉴的文化交流。加强人文对话,增进双方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为中非合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非文化交流的认识。(8分)     

试题详情

32.爱国主义之所以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这是因为,爱国主义

A.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   B.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  D.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试题详情

31.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试题详情

30.维吾尔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29.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试题详情

28.我国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我国的吴越文化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热情奔放,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各民族的歌舞极具特色……。这一切说明

A.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我们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C.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我们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