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3720  383728  383734  383738  383744  383746  383750  383756  383758  383764  383770  383774  383776  383780  383786  383788  383794  383798  383800  383804  383806  383810  383812  383814  383815  383816  383818  383819  383820  383822  383824  383828  383830  383834  383836  383840  383846  383848  383854  383858  383860  383864  383870  383876  383878  383884  383888  383890  383896  383900  383906  383914  447348 

23. “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试题详情

22.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名言是指(  )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

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        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成为权威

试题详情

21.通过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使其智能化,然后借助无线网络,实现人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交流”,这就是物联网。这表明   (   )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20.恩格斯说::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这里强调的实践的特征是    (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试题详情

19.在医疗实践中,有些人无法从心里治疗或者精神疗法中获得益处转而寻求哲学,这说明

A.哲学的智慧高于其他具体科学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D.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试题详情

18、苏轼在《琴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

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诗中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的联系表明           (   )

A、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区别的       B、系统与要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D、整体功能总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试题详情

17、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试题详情

16、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   )

A.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试题详情

15、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   )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④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14、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是指

A.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最普遍的规律   B.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

C.有效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    D.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