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塑造“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内圣即以修身为本,通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以具圣人才德;外王即以经世为用,通过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施行王道。下列选项中符合“内圣外王”思想的是
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③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郑州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舞剧《风中少林》多次赴海外巡演,获得巨大成功。舞剧院院长分析指出,该剧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为它用国际化的舞蹈语言,诠释了最具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内核的文化,因而能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接纳。这表明
A.寻求民族文化的国际化表达是文化创新的根本方向
B.文化交流将促进不同文化的全面融合
C.人们已有知识构成影响其对事物的认识
D.不同民族文化包含共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
10.日本曾经有一个机器猫的动漫作品,发行量超过173亿张,相关一个作品的营业额超过230亿日元。这表明
A.在当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B.在当今时代,文化已与经济完全融合
C.发展文化就必须实现文化产业化
D.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已完全消失
9.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
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了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闺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
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8.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大肆摧毁当地的文化机关,废除原有的教材和教
学内容并代之以日伪的教材,强迫中小学生学习日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与消解
中华文化的做法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其通过奴化教育以维护殖民统治的企图始终
未能得逞,是因为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只有在民族危亡时才能凸显出来
②中华文化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强烈认同,是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电视连续剧《沂蒙》从唯物史观和民族大义的高度,创新思维,将发生在沂蒙老区的真
人真事,通过原汁原味、质朴真实的拍摄手法和场景设置以及平实的方言和朴实的表演,
彰显了沂蒙人民的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主旋律作品创作的源泉
③艺术来源于客观,灵感来自于主观
④要积极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5.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含二者
关系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
②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司马光)
③ 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代·陈献章)
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王符)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4.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某校开展了以“纪念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近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两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由此可见
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实力的载体 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