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有学者指出,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象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的驮法不同,
聪明的人把他们化为养料,轻松的走向未来,愚蠢的人把它当作祖传宝贝,永远是沉重的负担。这表明作者
①强调我们需要传统文化,要把它化做养料吸收
②反对把传统文化固化,当作物件加以传承
③启示人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勇于重新打造和丰富传统文化
④暗示在文化交流中对外来文化也要化作养料吸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岁岁中秋夜,清辉洒海天,一湾遥阻隔,两岸本相连:游子恋乡井,高堂闾里牵;
何时回故土,畅饮团圆筳”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稳定性 B.鲜明的民族性 C.一定的继承性 D.相对的渗透性
8.“世界就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
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从文化视角看,上面这句话要表达的思想是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④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7.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道,“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
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黄山和与黄山融为一体的徽文化,同样感染着每一个亲近它的人。这说明文化影响具有
①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相对独立的特点 ④积极主动的特点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6.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
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由此可见
①知识可以提高人的素养 ②看书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③知识是前人经验的传承 ④能力的提高仅仅来自于书本知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国家强则文化盛,国家强则文化强。”当今全球的“汉语热”是与中国国力和影响力
的上升密不可分的。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②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④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有人大代表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如“3Q”(Thank You)、“囧”“槑”等,认
为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网络语言,会产生不良影响。腾讯、新浪网站都相继推出征集
意见调查。调查显示,64%网民反对屏蔽网络新词,35%的人持赞同态度。产生这一结
果的原因是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们的认识活动都会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③世界观、人生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认识活动受文化环境、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在2009年全国高考中,四川一考生用甲骨文写作文的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从起
源看,我国的甲骨文是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这说明
A. 文化是自然产生的 B.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 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D. 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