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中国传统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也有鲜明的个性。京剧是我国戏曲之大成,被称之为中国的戏剧“国粹”。据此回答7-8题。
7.在演员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和品质是京剧的特色。如红脸表示赤胆忠心,气性耿直。这一特色 ( )
①是中华民族文化个性和特性的标识
②体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应在实践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④会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④说法错误,民族文化的特性不会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排除④。
8.京剧是通过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它艺术形式的特长丰富发展起来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全面吸收各种艺术的特色
B.不断推陈出新、博采其它艺术精华
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保持传统艺术不受其他艺术的冲击
[答案] B
[解析] 吸收其他精华即博采众长不断发展,选B。
6.我们要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那么在文化发展上应反对 ( )
①守旧主义 ②民族虚无主义
③历史虚无主义 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④不符合题干,因为这是一个正确的做法。①②③则是必须要反对的错误倾向,故选B。
5.汲取世界文化精华,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这是因为 ( )
A.外来文化是脱离实际的
B.中华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文化,与资本主义的文化没有共性,是无法融合的
C.中华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先进
D.只有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中华文化才能永葆生命力,提升竞争力
[答案] D
[解析] A、B、C三项都是错误的。外来文化也有它产生的社会基础。社会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虽然有本质的区别,但也有共性。我国的文化建设也在汲取西方文化精华中得到了更快的发展。不同的文化各有特色,各有利弊,不能简单地以先进与落后来判断,这也是不同文化需要相互学习、借鉴的原因。
4.既是世界的基本特征,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的是 ( )
A.文化多样性 B.文化的融合、借鉴
C.文化的排斥 D.文化之间的竞争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正确认识,只有A项符合题意。
3.中国儒家的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思想,成为西方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有力的思想武器。这表明文化创新 ( )
A.来源于社会实践
B.需要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
C.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排斥
D.具有民族特色
[答案] B
[解析]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B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题干无关,C项观点错误。
2.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但“愚孝”也会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桎梏。为此,我们应这样对待传统文化 ( )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
C.对其加以融合 D.全盘抛弃
[答案] A
[解析] 对待传统文化是一个批判继承的过程,是“扬弃”。因此A项应选,B、C、D三项说法错误。
1.新华网载文指出,我们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的伟大实践,从波澜壮阔的现实中汲取养分,不断实现文化的创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 )
A.立足于社会实践
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
C.积极汲取世界文化精华
D.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答案] A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区别“根本途径”与“基本途径”。B、C、D三项说法均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只有A项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故选A。
8.材料一 从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学者、教师、工匠和僧侣从大陆渡海而来,随行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宗教信仰。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他们对变革的推动,最终导致了大化改新。
材料二 关于唐文化圈问题,有的日本学者认为,它的形成是由于构成国家的主要民族,采取军事的、政治的、文化的种种形式,对领域外的其他民族和国家,建立一种君臣关系。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你怎样看待材料二中关于唐文化圈形成的观点?
[答案] (1)唐文化对日本文化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唐朝先进的制度推动了日本的政治改革,日本大化改新的许多政治制度以唐朝为蓝本,都城建筑也仿照唐长安的样式。
(2)材料二中的观点违背历史事实,是错误的。唐文化圈不是唐朝强加给其他国家的,而是唐朝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周边国家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周边国家通过学习、模仿而逐步形成的。
7.要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必须 ( )
A.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完全依靠西方国家的帮助
C.摒弃中国传统文化
D.与其他民族文化相融合
[答案] A
[解析]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只有国家强盛,才能再创文化新的辉煌,故选A。B、C、D说法错误。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