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3.古代中华文化思想逐渐形成雏形在( )
A.殷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22.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有个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陆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位置。这表明(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
C.中华文化独具特色 D.不同区域的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
21.同说汉语,同写汉字,读一本历史,抚一张古琴。文化象氧气,融化在血液中……13亿2300万人口共同植根于此,使我们精神上融为一体而不可分割。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是联结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②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时不在、健康有益的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摘除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会如同离开了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这表明发展中医( )
A.需要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 B.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C.需要体现时代精神 D.要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19.文艺工作者必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于实践和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18.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所起的作用是( )
①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②能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 ③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 ④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自试验。例如他吞服曼陀罗后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麻醉作用。这说明( )
A.我们应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我们应积极进行社会实践
16.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奏响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华丽乐音。意大利比萨大教堂、中国故宫、印度泰姬陵分别体现了世界不同民族文化风格,这体现了 ( )
①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