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4055  384063  384069  384073  384079  384081  384085  384091  384093  384099  384105  384109  384111  384115  384121  384123  384129  384133  384135  384139  384141  384145  384147  384149  384150  384151  384153  384154  384155  384157  384159  384163  384165  384169  384171  384175  384181  384183  384189  384193  384195  384199  384205  384211  384213  384219  384223  384225  384231  384235  384241  384249  447348 

27.循环经济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有着广阔的领域和深远的意义。目前,在农村运用最典型的就是农村沼气,将人与畜禽粪便、农业的废弃物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清洁能源。沼气的残留物--沼液可以代替农药,沼渣可以代替化肥,是广大农村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的?(12分)

试题详情

26.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此前,在2009年10月23日至25日,第十二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十二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四届东亚峰会在泰国举行。会议期间,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中国政府就携手应对危机和挑战,深化区域合作,提出了新举措和新倡议,既针对解决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和普遍关心的问题,又着眼长远和战略规划。他强调指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如期于2010年全面建成,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带动双方各领域交往与合作。

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新举措和新倡议的正确性。(10分)

试题详情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古训对今天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据此回答24-25题。

24.某市疾控中心发布2009年1月份疾病预报,流感排首位。病毒传播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原因,也有文化因素:冷湿环境有利于病毒繁衍;冬季节日频繁,人们经常聚在一起;密闭不通风的门窗等增加了病毒扩散和传播的机会。这体现的哲理是

A.病毒的存活和繁衍需要一定的条件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25.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在对待突发公共事件时“以邻为壑”,大大降低了处理突发事件的协作与合作效率。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②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式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③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到部分  ④在一切活动中都应该有全局观念、整体观念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试题详情

23.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10多个省区持续降雪,出现低温冰冻的极端天气现象,造成严重的灾害和财产损失。之所以造成如此严重的灾害,和时值春运、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以及防灾准备不足等因素共同起作用有密切关系。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者结果  ②联系是多样的,因此应该全面的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  ③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事件的发生与人的活动无关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应该注意具体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22.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0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2005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 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

① 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② 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③ 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  ④ 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试题详情

21.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做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指出:“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带来巨大发展的肯定,其中包含的深刻哲理是

①认识对象在变化发展,不能囿于静止的观点而无视其变化

②认识对象的改变,必然引起人们认识的改变

③看问题观点的改变,是认识结论变化的前提和基础

④看问题观点的不同,会导致对客观事物判断的差异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试题详情

20.笛卡儿对原本相互分离的几何方法和代数方法进行比较,发现了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此基础上,他把代数运用到几何上,使图形的几何关系以代数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创立了解析几何。这说明

A.人对事物的认识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C.获得真理就要敢于打破常规

D.真理也会变成谬误

试题详情

19.“入国问禁,入乡问俗”体现的道理是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尊重社会的客观规律

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尊重文化的差异性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8.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曾经将一张图片分给两组学生(图片中的女性既似少妇又像老妇)。告诉其中一组,画上是位妙龄少妇;告诉另一组,画上是位老妇。20秒过后收回图片,接着再用幻灯片展示给所有学生,让大家描述这位女子。结果,事先看过少妇像的,几乎一致认定这就是那位少妇;而事先看过老妇像的,也都认定这是那位老妇。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C.事物的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

D.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试题详情

17.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