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5.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挖土机挖,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 A.实践的客观性 B.实践的历史性 C.实践的能动性 D.实践的主观性
24. 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这说明( )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23.据报道: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发现了门捷列夫元周期表上的第114号超重元素,新元素的原子量为289。送一发现填补了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一个空白。这说明:( )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C.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2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制造出电脑,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导弹、宇宙飞船等能够自动控制,达到预定目的。因此,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这一观点:( )
A.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否认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肯定了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21.“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该主题是中国人,也是全人类的心愿,也表达了今后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从哲学的角度看,这说明( )
A.意识有许多表现形式,意识可以根源于理念 B.意识是主观愿望在人脑中的反映
C.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20.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 “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上述观点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只要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 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C.错误的意识不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D.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
19.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造福于人类
C.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16.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①月亮绕地球转 ②新陈代谢 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
④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
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⑧苹果落地 ⑨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 ⑩水往低处流 A.①②⑨ B.③④⑧ C.⑦⑧⑩ D.②④⑥⑦ 17. 物质、运动、规律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世界是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规律是客观的 D.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18.《列子·天瑞》记述了杞人忧天的故事。这个杞人的错误在于( )
A、否认了世界是物质的 B、否认了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C、否认了物质世界运动是有规律的 D、否认了物质世界运动的绝对性
1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 )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也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夸大了物质的运动
14.“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开口:“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可见,慧能认为: ( )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人的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