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4212  384220  384226  384230  384236  384238  384242  384248  384250  384256  384262  384266  384268  384272  384278  384280  384286  384290  384292  384296  384298  384302  384304  384306  384307  384308  384310  384311  384312  384314  384316  384320  384322  384326  384328  384332  384338  384340  384346  384350  384352  384356  384362  384368  384370  384376  384380  384382  384388  384392  384398  384406  447348 

9.唐代是开放和包容的时代,唐人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外来文化。南亚的佛学、历法、语言,中亚的音乐和舞蹈,西亚和欧洲的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医学、建筑艺术等,从唐帝国开启的大门一拥而入。唐文化对外域文化的大规模吸收,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均可称为成功范例。唐文化繁荣的原因是( )

 ①吸收外来先进文化进行民族文化的整合创新②在尊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博采众长③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试题详情

8.《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每项创作都来源于有关的文化传统,但也在同其他文化传统的交流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此,实现文化创新应该把握好( )

 ①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②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③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④当代文化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试题详情

7.关于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正确的是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③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试题详情

6.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精华是主流,糟粕是支流

 B.精华是支流,糟粕是主流

 C.精华与糟粕并存,不存在主次之分

 D.精华与糟粕谁是主流、谁是支流,不能一概而论

试题详情

5.上述教育思想中属于精华的、至今仍然值得我们提倡的有( )

 ①有教无类 ②学而优则仕 ③述而不作 ④因材施教 ⑤中庸之道 ⑥教学相长 ⑦启发诱导

 A.①③⑥⑦ B.①②④⑦ C.③④⑤⑥ D.①④⑥⑦

试题详情

4.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 )

 A.自然地理条件   B.社会制度的更替

 C.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 D.经济发展水平

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述而不作、因材施教、中庸之道、教学相长、启发诱导等,是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它们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有着深刻影响。据此回答5-6题。

试题详情

3.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而轻法治。而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 )

 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

 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试题详情

2.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

 A.稳定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民族性

试题详情

1.文化需要继承,没有继承就没有积累。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我们称之为( )

 A.传统习俗 B.传统思想 C.传统建筑 D.传统文艺

试题详情

37.2010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背景下,中学生学习和读书情况,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某校高三(1)班同学将“中学生学习和读书情况调查”作为小课题,开展思想政治课综合探究活动。一些同学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到,受金融危机就业困难的影响,新的“读书无用论”在一些校园里蔓延。

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对这些同学晓之以理,说明“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