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5、2008年5月16日,重庆出现豪华活人墓,占地60平方米,耗资20万,其墓主人曾是全国人大代表,退休前担任重庆市某县区人大一重要职务。据说这是按当地风俗而建,此行为
A、正确,既然是当地风俗,应该按当地风俗办事
B、错误,因为他是全国人大代表,不可以这样做,但其他人可以
C、错误,这是落后文化的表现,危害社会,污染社会文化环境
D、错误,这是腐朽文化的表现,危害社会,污染社会文化环境
14、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D、差异性的特点
13、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是
A、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B、每个人都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C、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D、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12、你能从社会生活的哪些现象中感受到一个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①民族传统文化 ②民族团结精神 ③文化创新能力
④法制的不断健全 ⑤民族风俗习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1、“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种观点否定了
①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等。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价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
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不断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10、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一切传统文化都可以为我们今天所用,要全部继承下来
B、一切传统文化都已不符合时代的特点,要毫不保留地全部抛弃
C、否定一切旧的文化传统,代之以全新的文化形态
D、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柏",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地域文化具有封闭性特征,但是随着人口流动,它又具有向外的传播性,客家文化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客家是汉族的独特民系,客家先民在历次的大迁徙中,将中原文化融入岭南土著民族之中,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如客家的围屋在中国民居中是独树一帜的,客家话形成一种独特的方言。当客家人向海外移民时,又将中国文化带到异国他乡。回答7-8题:
7、除客家文化外,我们还可以将文化划分为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闽台文化等,这种划分文化的标准是:
A、民族 B、时代 C、国家 D、地域
8、客家先民在历次的大迁徙中,将中原文化融入岭南土著民族之中, 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这说明:① 文化在交流传播中发展;② 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③ 中原文化是先进文化而岭南文化是落后文化;④ 客家文化的独特性表明与其他文化没有共同之处。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我国民族众多,民族文化也呈多样性。对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特性,是本民族的宝贵财富
B、各民族文化相互独立
C、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渐趋相同
D、各民族文化既有自己的个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5、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A、孔子的“仁政”思想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者所借鉴
B、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
C、文化具有继承性
D、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
4、当前,我们有的媒体,时不时地搞一些大擦边球的东西,内容低俗、格调不高。宣传报道上,为了“炒作”而不顾事实,为了“卖点”而不顾品位,为了“轰动效应”而不顾社会效益。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动;② 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③ 这是现实的客观需要;④ 作为文化产业,应该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