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4620  384628  384634  384638  384644  384646  384650  384656  384658  384664  384670  384674  384676  384680  384686  384688  384694  384698  384700  384704  384706  384710  384712  384714  384715  384716  384718  384719  384720  384722  384724  384728  384730  384734  384736  384740  384746  384748  384754  384758  384760  384764  384770  384776  384778  384784  384788  384790  384796  384800  384806  384814  447348 

22.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於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这段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①实践出真知         ②要想获得知识只能通过实践

   ③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实践    ④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www.k@s@5@               高#考#资#源#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21.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承寄着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但一些现代画家只乐于重复前人画风,连内容也雷同,导致现代水墨画难以走出“孤芳自赏”的境地。因此,发展水墨画需要

① 坚持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   ② 发挥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 把继承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   ④ 不断提高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20.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利大于弊,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这是由于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生了转化;  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发生了转化;

   ③具体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④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发生了转化;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试题详情

19.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事物在联系中存在,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②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要善于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④要坚持适度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试题详情

18.妥协是一条路径,变通是一种境界;让一分山高水长,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一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①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风物长宜放眼量

③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  ④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17.《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而后存,陷于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官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兵法”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

①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试题详情

16.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人类社会是客观物质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B.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

C.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D.构成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

试题详情

15.“自然界只是观念的‘外化’,它在时间上不能发展,只是在空间中展示自已的多样性”,这一观点是

①客观唯心主义  ②主观唯心主义    ③形而上学观点     ④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题详情

14.下图漫画警示我们  www.k@s@5@               高#考#资#源#网

A .要保护自然,减少对自然的索取  B. 必须尊重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

C.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们无能为力   D. 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的发展

试题详情

13.有人认为:“人与人的心灵可以跨越遥远的距离发生感应”,这是

A.承认联系的普遍性的辩证法观点    B.承认联系的客观性的唯物主义观点 C.宣称虚幻联系的唯心主义观点  

D.宣称人体内存在一种神秘力量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