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
A.实践的观点 B. 辩证否定的观点 C.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规律
9.为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人们引进了一些外来物种,但有些外来物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这表明
①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②事物发展是变化无常的 ③人类实践活动应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 ④改造自然必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8.妥协是一条路径,变通是一种境界;让一分山高水长,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一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 )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风物长宜放眼量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 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 一个学生在平时可能扮演学习委员、值日生、好朋友、好孩子、志愿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
A.联系的主观性 B.联系的多样性 C.联系的客观性 D.联系的普遍性
6.有资料显示,有86%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39%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或较大影响。上述材料反映了(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必然的
C.一事物与周围的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变性
5.2010年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在十几年与艾滋病病毒的斗争中,人们已经研制了一些能够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我们深信人类最终一定能彻底战胜艾滋病。这体现了
A.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利用和改造规律
B.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会不断地增强
C.认识总是自然地向前发展的
D.科技的发展将使人们无所不能
4、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 )
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 B.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3.某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尊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选择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这说明( )
A.存在决定着思维 B.思维影响着存在
C.思维与存在不能分离 D.思维与存在同为本原
2.有人说:“金融海啸充分证明:市场常常是变化莫测的,要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那是徒劳的。”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①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会导致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④是形而上学观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古今中外,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直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领域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哲学领域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