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博物馆的功能是对各类遗产进行收藏保护、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收藏是基础。博物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以文物、标本这些藏品作为基础元素,通过研究,提炼主题,经陈列设计,推出展览,提升观众欣赏水平,真正发挥博物馆养育社会文化的功能。这就是博物馆文化。这表明( )
①博物馆具有保存和展示民族传统文化的功能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博物馆文化对个人文化素养有重要影响 ④建设好博物馆就能实现民族精神的富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19。有“彩云之南”之称的云南省,是东南亚和南亚、中原文化和藏文化的交汇地和“民族文化“走廊”,共有26个民族,一年之中大小各民族节日近百个。透过各民族节日,我们可以( )
①体会不同民族的民族情感 ②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③领略不同民族的韵味 ④看到不同民族文化无共性可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18.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些示范村,红砖碧瓦,旧貌换新颜,令人赏心悦目。而在村子里,不少年轻人热衷于酗酒、赌博,婚丧嫁娶讲排场、相互攀比之风日盛,人情消费的花费也越来越多。这启示我们必须( )
①重视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②加快农村经济建设
③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新农村风尚 ④迅速完成改造农村群众的主观世界过程
A.①② B ③④ C.②④ D.①③
17.古人云:“耻恶则善生,改过则长善”;“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古语的现实意义是启示我们( )
A.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 B.必须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加强自身修养要从点滴小事做起 D.要认识到加强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16.中国1981年出生的男女人口性别比为108.47:100。1990年“四普”为111.3:100,2000年
“五普”为116.9:100。2008年1%抽样调查为118.58:100,个别省份甚至超过130:100,迄今仍没有逆转迹象。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造成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的原因是( )
A 受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影响 B.腐朽思想的影响
C.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D 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15.“送您一枝鲜花,请把火种留下”。2008年清明节,许多地方的市民以鲜花和植树等文明祭奠方式,取代上坟烧纸、烧香、烧花圈等陈规陋习。各地政府表示应大力提倡文明祭祀穸让“绿色扫墓”取代传统陋习。上述材料说明( )
A 文化创新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B 传统习俗是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C.陈规陋习是阻碍社会进步的落后文化
D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14.中药是中国的国粹,有着数千年的应用史,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为中华民族的生命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说起中药,许多人脑子里首先想到的是草根树皮、大药丸子苦药汤,“丸散膏丹,神仙难辨”,多年不变的旧面貌严重阻碍中药的发展。所以要在继承传统中药精华的基础上,发展“安全、高效、稳定、可控”酌现代中药。上述材料蕴涵的文化生括道理是{ )
①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 ②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③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必须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按照教育部安排,部分省份中小学校推广校园集体舞已运行一周年。一舞蹈老师说,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舞蹈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有好处,对女孩子来说,更能培养优雅的气质。这说明( )
A 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集体主义是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
C,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D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13,党的十七大以来,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公民道德建设。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爱国、创新、进取、文明、互助,正在成为亿万中国人精神世界最鲜艳的主色、最高昂的旋律、最响亮的强音。这说明( )
A 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B 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已经不复存在
C.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D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11。上题材料启示我们( )
①必须重视我国的文化建设 ②必须注重丰富文化形式
③必须重视文化的决定作用 ④必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A 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0.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而这种特有的文化就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这说明( )
A.文化的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B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D 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