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4769  384777  384783  384787  384793  384795  384799  384805  384807  384813  384819  384823  384825  384829  384835  384837  384843  384847  384849  384853  384855  384859  384861  384863  384864  384865  384867  384868  384869  384871  384873  384877  384879  384883  384885  384889  384895  384897  384903  384907  384909  384913  384919  384925  384927  384933  384937  384939  384945  384949  384955  384963  447348 

9. 2010年4月中下旬,“十二五”规划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天津、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陕西、甘肃等13个省区市深入调查研究,共召开31个座谈会,同423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群众进行交流,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形成了8份有分量、有见解的调研报告。上述做法的认识论依据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认识只能在实践中获得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   D.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试题详情

8.任何真理的认识只是对它的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正确反映,这说明(   )

 A.真理是有条件的   B.真理是相对的  C.真理是具体的  D.真理是抽象的

试题详情

6.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这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   A.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C.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     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 7.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通过心理暗示来调节自己的状态。譬如,当你心情烦躁、学习状态不佳时,暗示自己能够静下心来、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也许真的有一定效果;有人暗示自己属于很有修养的人,也许按照一定的标准长期进行心理暗示,真的成为很有修养的人。这启示我们

A.意识能够改变人生的态度和命运      B.应当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C.不同的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行为选择    D.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试题详情

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句古诗主要反映了(   )

  A.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C.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D.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试题详情

4.“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谁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从哲学上看,这一段歌词所反映的问题是(   )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③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④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据此回答2-3题。

2“.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其意是指(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3.“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说明(   )

  A.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基础

B.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没有区别的

C.具体科学与哲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试题详情

1.下列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④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相互制约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29、①发展具有普遍性。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

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事物也有一个认识过程。 

⑤做好量变准备,促成事物的质变。要积极积累、吸收符合语言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元素,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以上5点,写出其中四点即可得满分,每点哲理2分,材料1分)

试题详情

28、(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日本地震引发海啸与核电站爆炸,带来了人民的恐慌与我国人民抢购食盐的风波。(3分)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地震之后中国人民抢购碘盐,把核辐射和食盐之间强加了人为的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3分)

③联系是有条件的,正是因为核辐射这样的条件存在,使得日本地震与我国人民抢购碘盐之间建立了联系。(3分)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看,要求我们注意分析把握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面对日本核辐射危机与我国抢盐风波,中国政府注意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一切条件,加强了核设施的安全检查并有利的化解了食盐危机。(3分)(学生从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以上4点任选3点即可得9分)

(2)①甲观点是错误的,乙的观点是对的。(1分)

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甲认为“天命不可违”,把客观精神当成世界的主宰和本原,犯了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所以是错误的。(2分)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地震的发生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因此说“天灾不由人”。(2 分)规律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与自然灾害做斗争,为人类造福。因此说“抗灾不由天”所以说乙的观点是对的。(2分)

(若学生从其它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详情

27、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产生党的建设的一系列决议,让我们对党的认识不断深化(3分)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们对党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所以我们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材料反映了我们不同时期对党的建设的理论总结,是我们对党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提升,体现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