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6.道德主要是通过人的内心体验来调整人的行为。只要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就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34. 材料一:2002年12月底,一部被法学界称之为“20年来我国法制建设的丰硕成果”的法典--民法草案,提交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初审;有无一部完备的民法典,是判断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的制度建设指标,然而,现有的民事方面的单行法律,显然与完备的民法典还相去甚远。
材料二:当前我们最为缺乏的,是民法意识,也就是平等公平的诚信意识。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之间、法人之间,都需要增强民法意识;特别是行政机关更需要增强民法意识,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充分尊重民法明确规定的公民和企业法人的权利。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3分)
(2)如何增强自然人与法人的民法意识?(3分)
(3)为什么行政机关更需要增强民法意识,转变职能,依法行政?(3分)
33.在我国,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这意味着
A.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B.权利和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
C.每一位公民在法律上具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D.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同时产生又相对应而存在
32.2003年3月5日,朱镕基同志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继续抓好专项整治,突出重点,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国家坚持不懈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体现了
A.国家履行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B.国家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C.国家机构实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D.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31.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论述
A.表明我国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B.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
C.表明我国人民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居于主人翁地位
D.表明我国公民享有直接行使管理困家事务的权利
30.2003年2月26日《人民日报》报道,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工作已经在全国各地广泛地开展起来。它如-股民主新风,吹进祖国大地。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有利于
A.落实选民的监督权和选举权 B.促使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职责
C.发挥人大代表的表率作用 D.司法机关依法办事;公正司法
29.2003年1月26日《人民日报》报道,江苏南京市检察院全面推行控告申诉专业接待和预约接待制度。预约接待可由上访人预先约定检察院的干部在某时间接待;专业接待侧重对控告申诉人进行法律法规的解释和宣传.“两种接待”的实行,有利于
A.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B.增强群众的信任感和法治观念
C.提高检察机关的办案效率 D.保证公民的各项权利得以充分实现
28.2002年12月底,南京市玄武区锁金村街道锁四社区“海选”产生了自己的居委会。居民说:“投票是自己的权利、责任,也是心愿。”社区居委会实行“海选”
A.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B.是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具体体现
C.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一种手段 D.是群众自治的一种形式
27.九届全国人大5年来审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l件,法律25件,法律解释8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29件。这表明
A .立法是全国人大的一项重要职责 B.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已经健全
C .我国的法制建设正在不断完善 D .国家各项事业已实现有法可依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