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8.2003年3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审议通过了“一府两院”的报告,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 )
A.互相监督、分工合作的关系 B.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C.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D.立法机关与执法、司法机关的关系
27.中国明朝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共同之处是
( )
A.反映了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 B.侧重于理论探索
C.局限于生产、生活层面的探索 D.提倡实验科学
19、20世纪亚洲国家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主独立的斗争风起云涌,回答24-26题
24.在19世纪的亚洲风暴中,民族解放运动比较常见的特点是 ( )
A.同时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 B.军队中的士兵是运动中的主要力量
C.由最高统治者担当运动领袖 D.建立起民族独立国家
25.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民族资产阶级起领导作用的是 ( )
A.朝鲜义兵运动 B.中国义和团运动
C.1905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 D.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26.20世纪40、50年代,亚洲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获得独立,这些方式是 ( )
①依据宗主国制订的方案 ②通过长期战争
③依照亚非会议决议 ④按照联合国大会有关决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民主与法制对中国革命与建设至关重要。回答20-23题。
20.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其主要内容是 ( )
①推翻帝国主义压迫 ②打倒军阀 ③统一中国 ④平均地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 ( )
A.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实行“三三制”原则
C.开展整风运动 D.推行精兵简政政策
22.1953-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表现为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B.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
C.全国政协成立
D.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23.中共十三大制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规定 ( )
A.到20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B.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C.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中国历史上,土地问题历来是一个影响全局的重要问题,回答16-19题
16.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受田农民可以纳绢代役 B.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D.一直延续到北宋
17.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内实行推行的土地措施不包括 ( )
A.禁止地主收租 B.承认耕者有其田
C.没收地主土地 D.按人口重新分配全部土地
18.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其主要内容是 ( )
A.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将地主的所有财产分配给农民
D.组织农民积极从事生产
19.下列关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 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D.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起飞。回答10-15题。
10.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发育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 )
A.气候温和湿润 B.河网密集 C.矿产资源丰富 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11.该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 )
A.市场机制比较成熟 B.特色经济形成规模
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D.第一产业发展迅速
12.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非公有制经济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非公有制经济
是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
C.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3.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倡导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支援西部地区,从全局
上看主要是为了 ( )
A.利用西部的大量富余劳动力 B.提供西部所需的大量建设资金
C.向西部提供人才、技术支持 D.保持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14.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当地的民主恳谈会,是基层政府就重大政策和建设规划等问题征询群众意见的新举措,已成为基层政府联系当地群众的新形式。在这种场合,群众行使的政治权利是 ( )
A.选举权利 B.集会自由 C.民主监督权 D.行政申诉权
15.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 )
①临近原料地 ②靠近市场 ③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 ④临近机场和高速公路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读图3回答7-9题。
7.在此期间,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为 ( )
A.煤炭消费量的比重增加最多 B.天然气生产量的比重变幅最大
C.1995年,煤炭生产量所占比重低于其消费量所占比重
D.1994年,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所占比重相近
8.2000年消费量超过生产量20%以上的能源种类有 ( )
A.煤炭、石油 B.石油、水电 C.水电、天然气 D.天然气、煤炭
9.我国目前 ( )
A.以煤炭消费为主的状况已经改变
B.天然气消费呈下降趋势
C.因消费量少于生产量,原油可以大量出口
D.水电生产呈增加的趋势
读图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图2中①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沙漠带 D.热带季雨林带
6.图2中①②③三地自然条件相比较 ( )
A.②地降水最多 B.只有③地的植被为森林
C.①地年均温最低D.②、③两地均受暖流影响
2000年我国能源生
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分别
为106988万吨标准煤
,130297万吨标准煤
读图1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1-4题。
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 )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2.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 )
A.16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3.该船即将进入 ( )
A.马拿马运河 B.麦哲伦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4.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美国中部小麦黄熟 B.中国江淮流域干热
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 D.拉普拉塔河正值枯萎期
39.当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被问起成功的“诀窍”时,他说:“最初我凭着热情和经验去管理
企业,没有成功;后来,我读了上百本如何管理企业的书,按照书上的道理去做,也没
有成功;最后,我决心研究我的企业特点,并总结以往失败的经验教训,摸索出自己的
一套管理企业的方法,终于取得了成功。”
请分析上述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