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7.背景: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苏门达腊岛北部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波及多国。据统计,地震海啸遇难者已达15万人。据印度尼西亚有关人士估计,印度尼西亚海啸重灾区印尼亚齐省的死亡人数可能超过40万人。
辨题:规律是客观的,是不可抗拒的,人们只能服从,无法改变。
36.只要我们端正立场,我们就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
35.在敢于否定传统做法,积极改变训练观念,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全方位与国际接轨方面,孙海平教练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榜样。经过数年的努力,他创造了一套符合跨栏项目规律和特点,同时又对刘翔具有很强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刘翔成绩水平的快速进步,以及没有伤病,能够常年进行系统训练,都与孙海平的训练方法有着密切联系。
孙海平教练的做法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
34. 2005年以来,虽然国家下大力气整顿生产秩序,但重特大安全事故仍频繁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重大。
用矛盾的对立统一知识分析为什么安全事故频发?
33.农民赵某只知木棒是绝缘体。天晴时,他用木棒拨电线没事;下雨天,他又拿那根被雨淋湿的木棒去拨电线,结果触电身亡。这件事说明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B.主次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事物的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 D.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II卷(75分)
32.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谁也阻挡不了。问题的关键是要辩证地看待这种趋势,就是既要充分地利用它所提供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来发展自己,又要清醒地认识和及时防范它可能带来的不利因素与风险。这表明
A.物质决定意识,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B.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C.要具体分析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D.矛盾具有普遍性,分析事物要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
31.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不能只考虑转化为工业产品的价值,还要考虑资源的保护和再生的需要,重视经济增长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价值。此观点的哲学依据有
A.意识的反作用表现在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B.事物的联系是普遍、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应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D.认识了事物的规律,办事情就能够取得成功
30.广大农民通过在国内外从事劳务,大大冲击了千百年来形成的小农意识,增强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这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正确的意识来源于现实,错误的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C.意识总是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29.农业专家发现,许多农作物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现象。如大豆地里种玉米,大豆根瘤菌可固氮供给玉米,玉米则反哺碳水化合物给大豆。与此相反,苹果园里种芹菜,二者则相互残杀。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复杂性
B.必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C.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D.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8、下列观点和做法中正确反映事物普遍联系观点的有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B、地震预示着国家衰败,闰八月将有灾难
C、农、轻、重比例协调,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D、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