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5516  385524  385530  385534  385540  385542  385546  385552  385554  385560  385566  385570  385572  385576  385582  385584  385590  385594  385596  385600  385602  385606  385608  385610  385611  385612  385614  385615  385616  385618  385620  385624  385626  385630  385632  385636  385642  385644  385650  385654  385656  385660  385666  385672  385674  385680  385684  385686  385692  385696  385702  385710  447348 

   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据此回答l一2题。    

1.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区别在于 (   )①现象属于感性认识,本质属于理性认识  ②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  ③现象是个别的、多变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  ④现

象能够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而本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都必然要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五个不同发展阶段。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但是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则众说纷纭,争论不已。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几乎都卷入了这场被称为“古史分期”的学术大讨论中,相继出现了“三论五说”:西周封建论、战国封建论、魏晋封建论和春秋封建说、秦统一封建说、西汉封建说、东汉封建说、东晋封建说。据此回答32-33题。

32.上述材料说明   (   )

   A.所有争论都无法推翻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B.人类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解释具有历史性

   C.与自然科学相比,历史学作为人文科学不具有客观性和精确性

   D.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抛弃这些毫无意义的历史纠葛

33.关于“古史分期”的学术争论至今没有定论说明   (   )

   A.争论的原因在于历史感性材料的相对匮乏和史学家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尽管尚无定论,史学界仍然坚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地分析了矛盾的特殊性

   C.历史就像小姑娘,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

   D.对于社会形态由量变到质变的关节点,史学界莫衷一是

试题详情

31.“现在,党的作风总的是好的,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看不到主流,悲观失望,是错误的;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丧失警惕,不下大气力加紧解决,是危险的。”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是   (   )

   A.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B.要正确认清形势,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

   C.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试题详情

30.“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陈毅)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   )

   A.不同的意识对事物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试题详情

29.两个秀才一同去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擦身而过。甲秀才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结果没有考好而名落孙山;乙秀才则暗自高兴: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上了考场,他精神爽快,文思泉涌,果然一举成名。两个秀才回来后说自己的预感很灵验,甲说:“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不好了。”乙则说:“果然是有官有财了。”对两个秀才的说法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

   A.二者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B.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正确

   C.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是有差别的

   D.二者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

试题详情

2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   (   )

   A.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C.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D.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试题详情

27.人的思维活动和认识发展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   (   )

   A.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B.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C.是可以改造和创新的      D.是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

试题详情

26.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       (   )

   A.运动决定静止,静止反作用于运动     B.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D.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试题详情

25.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来讲,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有着多方面的意义。表现在 (   )

   A.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B.能够增强历史责任感,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C.有助于较好地思考和处理自己遇到的社会问题

   D.有助于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试题详情

24.中国有13亿人口,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很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很小的数目。这个“乘除法”表明  (   )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有了量变就有质变

   C.中国的改革、发展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D.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