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5528  385536  385542  385546  385552  385554  385558  385564  385566  385572  385578  385582  385584  385588  385594  385596  385602  385606  385608  385612  385614  385618  385620  385622  385623  385624  385626  385627  385628  385630  385632  385636  385638  385642  385644  385648  385654  385656  385662  385666  385668  385672  385678  385684  385686  385692  385696  385698  385704  385708  385714  385722  447348 

7.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违背了这个生产目的,而且还浪费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试题详情

6.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享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求偿权等权利,这是不可剥夺的。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不仅给消费者带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失,也剥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这有理由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各级质检部门联合其他行政部门开展打假活动,也是帮助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表现。

试题详情

5.        市场交易原则。市场交易原则是规范市场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的基本准则,是保证交易活动有次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也是规范市场主体活动的章程。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交易原则中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三大原则,任其蔓延,必将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试题详情

4.        国家的宏观调控制。市场调节具有缺陷性,需要国家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弥补其不足。近来来,一些地方假冒伪劣现象非常严重,已显示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单一市场调节存在的不足,这就需要国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用“有形的手”来弥补“无形的手”的缺陷,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试题详情

3.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相关法律对市场主体的制约和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商家生产和经营假冒伪劣产品,赚消费者的昧心钱,既不合法,也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败坏了社会风气,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试题详情

2.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的一般特征。四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法制性是平等性和竞争性的保证,也是平等性的体现。生产和经营假冒伪劣产品违反了市场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也破坏了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性和公平竞争,是不符合市场经济一般特征要求的。

试题详情

1.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不合格的使用价值是不能经过交换转化为价值的。假冒伪劣产品不具备合格的使用价值,坑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应该受到质检部门的打击。

试题详情

4、材料一: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的核心是“和为贵”。与传统社会相比,当下社会的“不同”多起来了,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利益诉求等等。然而,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正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

材料二:利益分配不光是危害社会和谐的最突出问题。在国际上,拉美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之所以受到质疑,就是因为GDP增长过程中伴随着巨大的贫富落差,由此导致人际对立对抗、社会动荡动乱。“拉美陷阱”是一面镜子,我们应以此为鉴。

材料三: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这表明,党和国家在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原则的同时,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1)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矛盾分析的方法?

(2)    选用问题(1)中的某一方法,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3)    结合材料二、三,运用经济常识说明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意义。

答:(1)体现了两分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等矛盾分析的方法。

(2)如: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既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又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既要在全社会树立共同理想,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又应该允许个人有不同的具体的价值选择。和而不同,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再如: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反对不管时间、地点、条件变化的简单化做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反对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必须注意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团结。

又如: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合理兼顾效率与公平。当前,应重点解决好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3)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有利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试题详情

3、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材料二:我国目前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基尼系数超过0.4的国际警戒标准。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是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最不稳定期。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建设“和谐社会”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答:(1)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正是针对我们目前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基尼系数超过0.4这一深刻变化的实际提出的,体现了主观和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部分是相辅相成的,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这就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体现了上述道理。

    (3)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统一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和谐就是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协调,和谐社会要求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这是矛盾的统一性第一种情形的体现;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处于这一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可能有两种前途: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另一种进入“矛盾凸显时期”,即各种矛盾激化,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为了避免第二种情况,就必须建设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体现了促进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面转化,这是矛盾统一性第二种情形的体现。

    (4)认识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表明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认识上的质的飞跃,是一种理论创新。

    (5)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在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人民各尽其能”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各得其所”体现了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6)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就体现了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且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如果回答主要矛盾或其他的原理,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适当给分)

试题详情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答:(1)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因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既要充分发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各方面人员为经济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的发展愿望。

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和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

题中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是不全面的。

论述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