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 海水开源,大势所趋。天津是国家确定的海水淡化示范城市,市政府将淡化海水纳入水资源进行统一配置,建立专项资金,采取一系列扶植措施,使海水淡化产业实现重大突破。市政府的决策主要是在履行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文化职能 D.环保职能
19. “非典”疫情过后,国家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增加对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正致力于
A.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003年年底,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相继出现了禽流感疫情。禽流感对我国农业冲击较大,甚至影响到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对此,中央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禽流感蔓延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回答17-18题
17.2004年2月11日国务院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治禽流感工作,批准了《关于应对禽流感疫情扶持家禽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这可以被视为国务院
①发挥经济管理职能 ②行使最高行政权力
③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责 ④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这提醒我们
A.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B.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
C.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失去了客观性 D.改造自然必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据此回答13--16题。
13.在我国,既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标志的是
A.生存权和劳动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言论集会等自由权利 D.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14.为了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学好人民公仆,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
A.人身自由权 B.政治权利和自由 C.社会经济权 D.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权利
15.在我国,人民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主人翁地位具体表现在:①国家权力机关由公民选举产生 ②公民对国家权利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监督权力 ③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④公民依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这是因为
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②在我国社会、集体、个体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③自由是相对 ④公民权利既受到法律保护,又受法律限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某市三轮摩托车营运不但影响市容,而且常引发交通事故。有关部门多次发文取缔,均因车主抵制而未果。2003年,该市修改相关法规,制定了包括折价回收三轮车、帮助车主转岗就业在内的一揽子保障政策和安置措施,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圆满解决了这一难题。据此回答10-12题。
10.该市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行使了国家的
①政治职能②经济职能③文化职能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这一问题的圆满解决表明
A.社会问题应完全按市场规律来解决 B.国家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关键在于依法行政
C.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就是进行经济协调和市场监管
D.运用法律、行政与经济综合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2.从材料看,政府在解决这一问题时遵循了 的原则。
①多管齐下,兼顾产生矛盾的各种要素 ②综合治理,重视事物的普遍联系
③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 ④循序渐进,逐步达成目标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是
A.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B.国家是否实行“多数人的统治”
C.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
D.国家是否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管理
8.今年3月,韩国国会通过了对总统卢武铉的违反选举法等三项弹劾指控,最近,韩国宪法法院就此作出判决,驳回了国会弹劾案的起诉。这说明韩国实行
A.三权分立原则 B.议会共和制 C.议会君主制 D.多党轮流执政
7.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这说明全国人大拥有
A.最高立法权 B.最高任免权 C.最高监督权 D.最高决定权
6.2003年1至6月份,我国政府累计投入71亿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共有2182.65万城镇居民获得此项救助。这是政府在行使
A.政治统治的职能 B.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C.市场监管的职能 D.组织经济建设的职
5.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样做
①为公民享受基本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
②有利于公民直接行使政治权利
③有利于监督和规范其他法律,确保公民权利实现
④说明国家和公民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
A.①② B.① C.①③ D.②③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