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对立统一的观点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和统一是紧密联系而又不可分割的。各国既有共同利益,为了共同利益开展合作,但也存在不同利益,各国之间存在不同社会制度、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冲突,国际关系中存在合作与冲突、和平与战争、共处与竞争等不同的矛盾。因此国际社会应和平共处,“和而不同”
热点演练 1.材料一:2003年8月27-29日,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钦成功地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第一次穿梭外交取得的成果。通过会谈,多国坐到谈判桌前,走上了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道路,受到国际舆论的广泛赞扬。 材料二;2003年月10月7-8日,温家宝总理出席了第七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中国正式加人《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国家领导人签署了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材料三:温家宝总理在接受《华盛顿邮报》总编唐尼采访时指出:1972年中美建交,开始了两国和平相处的历史,尽管风风雨雨,跌宕起伏,但两国关系还是前进的。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点 ?
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是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2)简要分析中美关系变化发展的原因。
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定我们对美国的外交政策。②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国家间的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美两国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的利益。国家利益的相悍是引起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中美两国存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之能与美国加强合作。(能回答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流,国际格局向多极化转化,可酌情给分)
(3)中国正式签署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有何意义?
中国正式签署加入《东南亚友好任凭条约》,是中国落实“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外交思想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中国要做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又一重要体现,它标志着中国向东盟国家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它必将大大促进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其意义十分重大。
3.坚持发展的观点,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我国继续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的关系,坚持了发展的观点;我国根据“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发展中日关系, 坚持发展观点的体现。
2. 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我国把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关键,是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体现。
1.普遍联系的观点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当今国际关系纷繁复杂,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国际社会,政治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因此我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不断加强国际交往与合作,在国际交往中“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睦邻、安邻、富邻”等。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我国积极参加区域合作,努力构建与大国的新型伙伴关系,发展周边外交,有利于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5. 党和国家在对外工作中坚持执政为民。
妥善处理好齐齐哈尔日军遗弃化武泄漏事件和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火灾事件,尽力实实在在地维护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对外工作中贯彻“执政为民”的精神的体现。
4. 我国“睦邻、安邻、富邻”外交思想的分析
(1) 体现我国政府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睦邻、安邻、富邻”思想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共同发展,其目的在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和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同时促进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加强了同东盟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体现了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和基本国策。
(2) 体现了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睦邻、安邻”保证了我国同周边国家的和平相处,“富邻”有利于我国同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这一思想的实施符合国际关系的总趋势,有利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3)体现了当前国际经济中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睦邻、安邻、富邻”思想有利于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交往,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3. 我国的对外职能。
我国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积极构筑新型的大国关系,努力推动
区域合作,体现了“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的对外职能。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反对武力手段,主张用政治与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弘扬“上海精神”;在反恐问题上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在解决地区冲突如巴以冲突问题上所坚持的态度以及积极倡导和促成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的对外职能。我国的对外职能,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2. 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怕基础。中美、中俄、中日关系的发展,特别是中印关系的突破,是由交往双方的国家利益和力量决定的。中国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推动东亚合作,既是由中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又展示了中国的实力和力量。
1.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主张,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各国的事情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是坚持独立自主基本立场的体现;中国主张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中国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体现了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们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注重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把继续增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作为对外工作的基础,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同世界各国、各国际组织发展友好关系体现了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