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5777  385785  385791  385795  385801  385803  385807  385813  385815  385821  385827  385831  385833  385837  385843  385845  385851  385855  385857  385861  385863  385867  385869  385871  385872  385873  385875  385876  385877  385879  385881  385885  385887  385891  385893  385897  385903  385905  385911  385915  385917  385921  385927  385933  385935  385941  385945  385947  385953  385957  385963  385971  447348 

11.“愚公移山”与“田忌赛马”这两个故事共同包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认识和改造世界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构成事物的成分由于结构和排列秩序上的变化引起质变

试题详情

我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在航天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并在太空遨游的国家。据此回答9-10题。

9.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5号飞船进行了许多科技方面的试验,取得了很大成果。这些成果将对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说明

A.科技进步和创新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农业发展的唯一出路是应用新技术

C.科技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D.科学实验水平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10.国家尊严来自国家实力,我们只有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壮大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才能避免在国际社会中受制于人,这也是航天科技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这就是说

A.国家力量决定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B.国家力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国家力量的变化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D.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试题详情

有一种说法,叫做“青蛙效应”,是指先将青蛙置于常温水中,而后一点一点注入热水,青蛙就会在浑然不觉中,舒舒服服地被烫死。这警示人们,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据此回答7-8题。

7.“青蛙效应”对人们的警示中所蕴涵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8.古人云:“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这表明

A.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D.人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扩展.推移

试题详情

2003年8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从今年开始的3到5年时间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对药品标准进行全面清理,对于标准低、质量不可靠的药品,发现一个淘汰一个,从源头上着手保证上市药品安全有效。这项“国家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将在年内启动。回答5-6题。

5.要真正从源头上保证上市药品安全有效,除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大监督力度外,要求药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

    A.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B.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C.努力降低产品成本               D.自觉遵循市场法律法规和交易原则

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对药品标准进行全面清理,对于标准低、质量不可靠的药品发现一个淘汰一个,从源头上着手保证上市药品安全有效。从政治常识角度看体现了

    A.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B.政府在加强宏观调控

    C.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D.安全权是消费者最重要的权利

试题详情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支持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据此回答1-4题。

1.材料体现了

    A.党的决策就是国家意志            B.党的政治领导

    C.党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D.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2.今年以来,国务院总理三次视察东北,决定把发展非公有制作为振兴东北的突破口。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

    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最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发展的经济成分

    C.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     D.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3.振兴东北、重视三农、协调城乡、统筹发展等措施,标志着党的新一代领导人发展战略的转移。这种“转移”指

    A.由重视经济转移到重视人的发展   B.由重视公有制转向重点发展股份制

    C.由重视经济发展转向注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由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重点

4.有专家给振兴东北“支招”:振兴东北重在改变国有企业的机制,而不仅仅是投入资金。在计划体制和短缺经济条件下,国家增加投入较为有效:当转入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缺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新的体制和机制。专家对东北地区在不同时期发展的不同思路,体现的哲理是

    A.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不同的反作用

    B.振兴东北要改变国有企业的机制

    C.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试题详情

38、中央决定今年适当降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由去年的9.1%调低为7%。这一调整既考虑了保持宏观调控目标的连续性,又考虑了经济增长速度与能源、重要原材料、交通运输等实际条件的衔接,同时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把更多的财力、物力用在社会发展和加强薄弱环节上。为了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中央要求各级领导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各项改革要顺民意、谋民利、合民心。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对经济增长目标的调整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运用哲学知识分析说明各项改革为什么要“顺民意、谋民利、和民心”?

试题详情

37.在我国,政府谋大局,管“国计”;群众视眼前,重“民生”。

试题详情

36.1942年,刘东生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决心从事黄土研究,一干就是60年。从20世纪50年代起,刘东生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说”,平息了170多年来的黄土成因之争,被誉为“黄土之父”;80岁上下,探索的足迹仍遍布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等“地球三极”……2002年获国际最高环境科学成就奖;2003年获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

辨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有了理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推动社会进步。

试题详情

35、经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请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说明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试题详情

34、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决定提交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在此之前,中共中央8月26日和28日在中南海先后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建议(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将中央《建议》列入议程。会议以《建议》为基础,形成并全票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和宪法修正案(草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宪法修正案,明确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等内容载入宪法。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