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1.非典期间,依据《传染病法》的有关规定,与非典患者有密切接触者和非典疫情高发区的人员应被隔离,但有些人拒绝隔离,认为隔离是对自己人身自由权利的限制。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他们没有认识到 ( )
①公民享有权利时,不能违反法律规定
②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负有应尽的法律义务
③公民享有权利,但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④没有脱离法律的自由,自由是法律的保证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八国首脑会议的召开,说明 ( )
A.和平问题基本解决,发展问题更加突出
B.适应全球化的要求,区域集团化加强
C.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D.为了共同利益,国家间的合作代替了竞争
9.6月2日至3日,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八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在法国举行了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会议的议程围绕济增长、团结互助与国际安全三大主题。以上国家中既是多党制、议会制共和制,又是联邦制的国家是 ( )
A.美国 B.意大利 C.德国 D.英国
近年来,我国正在进行行政审批度改革。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行政许可法》。这部法律的出台,意味着今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自己的行为要负法律责任,意味着今后老百姓办事将更加方便快捷,也意味着我国政府正快速从管制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回答7-8题
7.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 ( )
①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②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③有利于国家机构更好地对人民负责
④表明政府不再进行行政审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行政许可法》的制定,有利于 ( )
①政府的依法行政 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③提高行政效率 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另一方面也需要发挥道德的作用,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回答5-6题
5.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联系是 ( )
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②都具有权威性、强制性、感召性、劝导性
③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④法治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精神文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是 ( )
A.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公德
B.保证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C.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D.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和思想道德体系
4.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后,中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进程步入解决台湾问题的新阶段。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B.两岸统一后,台湾地区可以完全自治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D.“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每年3月,全国政协与全国人大会议同时在北京举行。回答1-3题
1.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机构改革的决定。这表明,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 ( )
A.立法权 B.决定权 C.监督权 D.任免权
2.据统计,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工人农民约占18%;知识分子约占21%;干部约占32%;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约占16%;人民解放军约占9%;港澳代表约占2%;归国华侨约占1%。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构成 ( )
①表明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②表明我国政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③表明代表都是由我国公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④有利于代表人民的意愿行使国家权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同时召开“两会”是为了便于 ( )
A.人大和政协两个国家机关共商国家大事
B.加强党对人大和政协的组织领导
C.人大和政协互相监督
D.发挥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
39.材料一:“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从此,“小康”、“小康社会”便流传开来,成为老百姓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向往。
材料二: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1) 根据材料一谈谈你对“小康”的理解。
(2)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把我国建设成全面的小康社会?
38.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因特网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一方面,人们通过网络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知识,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网络上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1) 上述事实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道理,分析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37.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就是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