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鞍钢”和“宝钢”是我国两大钢铁企业,前者兴建于新中国成立前,后者建于20世纪70年代。两个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 劳力、市场;资金、技术 B 原料、燃料;交通、市场
C 环境、交通;交通、原料 D 技术、能源;环境、“宝钢”说明
答案及解析
5、东北振兴的有利条件有____
①原有基础好 ②地理位置优越
③铁路网稠密、交通发达 ④工业污染少、环境优美
A ① ② B ③ ④ C ① ③ D ② ④
4、东北有着“共和国长子”称谓,东北人“与生俱来”有一种国家“离不开大儿子”的
感觉.,反映了
⑴整体和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⑵在一定条件下,关健部分性能会对整体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⑶各部分形成整体时结构不同,整体功能也就不同。
⑷人们不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是错误的。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温总理提出“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
⑴它符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
⑵体现出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应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决定。
⑶ 体现了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可因循守旧。
⑷ 这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A①②⑶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改革开放时期,我国进一步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中,东北地区占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下列属于新中国“一五”期间东北地区取得成就的是
① 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一汽下线 ②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在东北制造
③大庆油田在这一时期建设起来 ④成功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
A ① ③ B ③ ④ C ① ② D ① ② ④
39.(共9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为恢复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所采取的这些措施有何特点?这些措施有何作用?
38.(共10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民主革命时期,为解决好农民迫切需要的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土地政策。请回答:
(1)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怎样的土地政策?土地革命有何作用?(5分)
(2)此后我党的土地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通过民主革命时期我党制度的不同的土地政策,说明了哪些问题?(3分)
37.(共9分)政党是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或者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级的分子所组成,有共同的政治主张(理论或纲领),采取共同行动,是为夺取和巩固政权而联合起来的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组织。请回答:
(1)在20世纪最初的20多年里,中国诞生了哪两个性质不同的著名政党?(2分)
(2)试分析这两个政党各自诞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5分)
(3)从中你应该得出的结论是:政党诞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2分)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虽然有过失误,但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并不断地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据此回答29-36题
29.中共三大最大的缺陷在于 ( )
A.没有制定党的独立自主方针 B.没有提出党对工农运动的领导权
C.没有提出党对军队的领导权 D.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30.红军长征的原因是 ( )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B.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
C.开辟陕北根据地 D.为了北上抗日
3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 ( )
A.解放南京,推翻国民政府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除台湾和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
D.三大改造完成
32.1959年庐山会议后,反右倾斗争的后果最严重的是 ( )
A.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受到迫害 B.直接导致了三年困难时期
C.阶级斗争扩大化并引向党内 D.民主法制建设开始遭到破坏
33.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建设项目集中在 ( )
A.东南沿海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北地区
34.1958年以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先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要是通过 ( )
A.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民族区域自治
35.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拥有比港、澳更大的自主权,主要是指 ( )
A.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C.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D.外国资本不受侵犯
36.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外交原则的具体体现是 ( )
A.和平共处 B.求同存异
C.不结盟政策 D.坚持长期对外开放
高三历史检测题
第Ⅱ卷(主观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