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6099  386107  386113  386117  386123  386125  386129  386135  386137  386143  386149  386153  386155  386159  386165  386167  386173  386177  386179  386183  386185  386189  386191  386193  386194  386195  386197  386198  386199  386201  386203  386207  386209  386213  386215  386219  386225  386227  386233  386237  386239  386243  386249  386255  386257  386263  386267  386269  386275  386279  386285  386293  447348 

2006年5月1日,新修订的《信访条例》施行一周年。据此回答1-4题。

1.公民信访(   )

  ①是公民实现监督权的一条重要途径  ②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③有利于促进政府执政能力和依法治国水平的提高  ④有利于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国家信访工作机构充分利用现有政务信息网络资源,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为信访人在当地提出信访事项,查询信访事项办理情况提供便利。信访工作遵循便民原则,这主要是由(   )

  A.国家性质决定的   B.政府职能决定的 

 C.政治文明决定的   D.时代要求决定的

3.对信访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严格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条例的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这样做

  A. 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表现

B.表明廉洁从政是对各级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的起码要求

  C.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重要目标

  D.表明我国政府职能发生了根本转变

   4.公民在上访时不得采取过激方式,扰乱社会秩序,否则将依法受到追究。这表明(    )

   ①自由和法律是完全对立的②任何权利和自由都是相对的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完全等同的④公民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A.①④   B.②③④   C.②④   D. ①②③

试题详情

27.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里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

(1)人们对和谐文化的上述认识是如何体现意识的作用的?(6分)

(2)有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在文化建设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对此,你应该如何正确认识?(6分)

(1)①和谐文化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说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和谐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说明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③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人自身的心理和谐,说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6分)

(2)①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又要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②对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提倡多样性,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6分) 

(1)从材料l可以看出: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避免了大起大落,波动幅度大大降低,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3分)(注:若考生答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可以加1分)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依然有比较明显的波动(2分)。从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看,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速度比改革开放以前更高,实现了国民经济盼长期高速增长。(2分)

(2)利用材料2可以看出,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凰定资产投资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不断波动,使得改革开旌以来盼经济增长速度发生渡动;(2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的波动幅度明显大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的波动幅度,说明前者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要大于后者对经济波动的影响。(2分)(注:若考生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的波动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发生波动的主要原因”,同样得2分)

利用材料3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期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本的高积累、高投入。(3分)

(3)在积累率不可能再提高的情形下,要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就必须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大力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4分)

试题详情

29.(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2分)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产业素质,提高经济效益;(2分)有助于改善人民群众的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水平,扩大内需;(1分)有助于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贸易,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分)

(2)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包括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文教力、资源力、国防力和外交力(2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我国的文教力、科技力;(1分)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从而提升我国的政治力;(1分)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因而有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办(2分)。

材料1: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情况

注:改革开放以前(1978年以前)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用GDP的增长率度量)为6.5%;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以后)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9.4%。在这里,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大体反映了相应时期内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或正常水平。

材料2:

1978-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基本情况

 
年均增长速度
标准差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
19.8%
11.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
13.4%
7.3%

注:在这里,标准差反映了1978-2005年间的增长速度相对于年均增长速度的波动幅度;标准差越大,表明1978-2005年间的增长速度围绕着年均增长速度而上下波动的幅度越大。

材料3:改革开放以来,投资率(即投资占GDP的比率)平均为37.6%,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投资率一般不超过20%;1978-2005年间我国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5%。

(1)材料l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什么特征?(7分)

(2)从经济增长的波动和长期趋势两个方面看,材料2、材料3和材料1具有什么联系?(7分)(3)2005年,我国的投资率超过了44%,专家指出,这是一个很难继续提高的比率。请问:在投资率不可能再继续提高的情形下,如何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4分)

试题详情

28.(1)原因: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潮流。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中非共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必然要求。②国家间的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中非共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是中非合作的内在需要,符合双方利益,中国国力的增强与非洲的日益发展是双方关系不断发展的基础。(5分)

意义:中非共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有利于中国和非洲的发展进步,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进程。(2分)

(2)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不可抗拒。和平、发展、合作、经济全球化反映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发展,就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朝代主旋律,不能抗拒全球化进程。(5分)②客观规律是可以被人认识和利用的。中国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趋利避害,促进自身发展。(2分)

试题详情

27.①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该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发展战略,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该地区发展战略的制定是在全面分析当地发展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制定的,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几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该地区制定的发展战略是正确的。(9分)

试题详情

26.(1)材料一反映我国的资源安全的环境安全的形势十分严峻。(2分)材料二反映我国科技水平比较低,能源利用率低,能耗高,经济增长方式仍为粗放型。(2分)

(2)从国家角度,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分)从企业角度,要依靠先进科学技术,积极开发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分)加强管理,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1分)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1分)坚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2分)

试题详情

29.(14分)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到2010年我国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完成“十一五”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赋予文化建设的任务,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的创新能力和整体实力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更好地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促进城乡和区域之间文化的共同发展;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文化发展的水平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相适应。

  (1)结合上述材料回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8分)

  (2)用政治常识知识回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什么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B
A
C
B
A
A
D
D
A
C
A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B
D
D
C
B
A
C
B
C
A
C
 

试题详情

28.(14分)

材料一  2006年11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说,自欺欺人50年来,中非人民紧密团结,中非友好不断深化。中非各领域交流合作全面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中非在国际事条中相互信任,协调配合,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在新形势下,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中国政府将采取八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促进与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开展合作。与会的非洲各国领导人非常赞同胡主席对中非关系的评价,均表示愿意积极推动中非战略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

材料二  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这些都为世界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1)材料一简要说明中非共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原因和意义。(7分)

  (2)材料二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说明,中国要发展,就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7分)

试题详情

27.某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风景秀丽,四季如春,但资源贫乏,基础产业薄弱,科技和教育事业都比较落后。根据这种情况,该地区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建立了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等。几年的经验证明,这一战略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从哲学上说明该地区所制定的发展战略的正确性。(10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