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86146  386154  386160  386164  386170  386172  386176  386182  386184  386190  386196  386200  386202  386206  386212  386214  386220  386224  386226  386230  386232  386236  386238  386240  386241  386242  386244  386245  386246  386248  386250  386254  386256  386260  386262  386266  386272  386274  386280  386284  386286  386290  386296  386302  386304  386310  386314  386316  386322  386326  386332  386340  447348 

27、我国从2006年1月1日起,把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800元改为1,600元,这一改变是为了(    )

A.减轻工薪阶层的税务负担      B.进一步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

C.贯彻重视社会公平的思想      D.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试题详情

26、一般来说,当经济发展过快、物价上涨幅度过大时,政府为抑制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手段是 (    )

A.提高存贷款利率,降低税率     B.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财政支出

C.减少信贷规模,提高税率      D.提高存贷款利率,减少财政支出

试题详情

24、近几年来年,我国中央财政支出向中西部倾斜, 这样做 (    )

A.有利于资源向中西部地区流动   B.不利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

C·是实现西部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D·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试题详情

23、今年的中央财政支出将压缩一般性开支,力保 "三个倾斜,"即向农业、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和群体倾斜;向科技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倾斜。中央财政力保 "三个倾斜"告诉我们 ()

A.财政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平衡发展   B.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

C.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重要手段  D。财政能够实现市场监管

试题详情

22、上述材料中,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国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应该 ()

A.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B.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两极分化

C.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兼顾各阶层各方面群众的利益,特别是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D.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

试题详情

21.下列对于社会公平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主要是收入分配的公平      B.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

 C·要求社会成员之间不能存在的收入差距    D·公平就是消灭差别,人人平等

试题详情

20、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确立这一原则 (  )

A.是对各种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各自发挥重要作用的确认

B.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C.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D。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2006年5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艾鈹戞幊閸婃鎱ㄧ€靛憡宕叉慨妞诲亾闁绘侗鍠涚粻娑樷槈濞嗘劖顏熼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崘顕ч埞鎴︽偐閸欏鎮欑紓浣哄閸ㄥ爼寮婚妸鈺傚亞闁稿本绋戦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