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它的字、词对仗工整,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由此可见( )
A.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B.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D.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
19.夸美纽斯说:“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那便不是进步而是退步。”这说明( )
A.知识比道德更重要
B.加强知识与道德修养是无止境的
C.知识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道德修养
D.知识与道德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18、民族精神不是虚幻的、虚无缥缈的。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读它,都能受到它的熏陶。这段材料说明( )
①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②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③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③
17、中华民族具有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下列能够反映这一民族品格的是( )
①昭君出塞 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③援助印度洋地震海啸受灾国 ④派出维和部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荀子在《劝学篇》的首句即告诫人们:学不可以已。中国教育的开山始祖、至圣先师孔子教导人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据此回答14-15题
14、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①应提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②学习应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第一需要” ③活到老学到老应成为人生的境界 ④每个人都必须掌握所有的科学知识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之所以要重视学习,接受教育,这是因为( )
①教育可以使人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 ②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养上具有重要作用 ③人们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知识 ④学习成就事业,知识创造未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网络“扫黄”专项行动开始数日后,网民们的眉头便舒展了一些,“黄潮”大面积退却.网上不会动辄就强行跳出涉黄广告和图片;家长们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担心孩子一上网便被“情”“色”包围…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A对落后文化必须坚决铲除,防止其产生不利影响
B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腐朽文化会逐渐消失
C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D文化市场应满足人们对文化的多层次多样化 的要求
12.淫秽色情文化属于( )
A落后文化B腐朽文化C本土文化D外来文化
2007年7月7日晚,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结果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揭晓,中国的万里长城以最多得票名列“新七大奇迹”之首.据此回答10-11题
10.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长城、故宫、莫高窟、兵马俑等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而璀璨的文化景观.这些文化遗产( )
A.表明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
B.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
C.体现了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
D.曾经历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巨大冲击
11.出席评选结果揭晓仪式的中国长城学会代表韩国伟表示,万里长城是属于全人类的世界文化遗产,因其伟大的魅力而当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长城的当选,再次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伟大魅力的原因是( )
①中华文化不像其他文明一样因被外族入侵而中断、湮灭 ②汉字的演变与使用 ③史书典籍的传承 ④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07年4月,一场网络“扫黄”专项行动再次席卷全国.这次“扫黄”活动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在短短数日内便战绩频传,全国互联网上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泛滥的势头被有效遏制.据此回答12--13
9、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能集中展示和表达民族文化的是( )
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 B.庆祝民族节日
C.民族的文化遗产 D.民族的语言文字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